董扬: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定力和自信
作者:董扬 发布于:2016-01-05 09:26:56 来源:中国汽车报
通过对以上因素分析可见,2015年汽车市场低迷有一定的偶然性。展望“十三五”,以上因素将会有明显改观,汽车市场不会像2015年这样增长缓慢。
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是成功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得好不好,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对此,应该进行客观分析。
1.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政策是中央制定的。
由于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整车企业准入一直由中央政府控制,整车企业的设立、整车项目的引进一直由中央政府审批,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这在竞争性行业较为罕见。至于具体的开放程度,是由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当前,面对要求我国放开整车合资股比的压力,汽车产业的主流意见仍是希望不要贸然放开。
2. 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发展急需高水平的汽车产品,而我们面临的形势是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1985年,全国轿车产量仅5000辆,国家不得不花费宝贵的外汇进口了10万辆轿车。由此可见,国家对汽车产业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结果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汽车产品从“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发展到“重中轻微轿客品种齐全”,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解决了大批职工就业问题,向国家上缴了大量税收。现在,中国新车年产销量已近2500万辆,占全球产量的1/4,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无论是与开放程度更大的巴西,还是与开放程度较小的俄罗斯、印度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远远超过他们。
3. 中国品牌汽车取得长足进步。
有些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是“依附型产业”,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中国2000多万辆汽车产量中,中国品牌接近50%。其中,在货车和客车中,中国品牌占绝大多数,并已有相当数量的出口;在乘用车中,中国品牌占轿车比重20%以上,占SUV一半以上。在2015年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长安、长城、江淮、吉利等中国品牌有明显增长。
另外,占中国汽车市场一半的外国品牌汽车,也是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虽然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和收益比明显低于外方,但加上政府税收和职工就业,中国的得益仍然大于外国。所以,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合资汽车企业,不但要看到合资双方外方占优势,还要看到其他方面对中国的好处,把合资企业简单看成是外国公司的“提款机”是荒谬的。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成立较早的合资汽车企业,已有相当的本土开发能力。例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一汽-大众已有20%~30%的产品是本土开发,而上汽通用五菱更是以本土开发产品为主。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贾新光:自主品牌发展站上新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