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玩家“白菜价”搅动市场 杭州出租车接单量骤降七成
10辆出租车昨日首试互联网+实验
作者: 发布于:2016-01-06 08:29:57 来源:杭州日报
经历了“确权”、“免经营权证使用费”、“同城同价”、“行业协会达成‘各公司向司机让利’共识”等举措后,杭州出租车行业改革已经触及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的阶段——外事集团接入快车平台,正是一个标志性举措。
微议
一次极具意义的尝试
其实,自网络约租车问世以来,还有一些疑问没有解开。
譬如国家层面和各地尚未颁布的网络约租车办法中,网约车的车辆构成还将维持现状吗?
互联网公司是否会持续补贴低价的快车?这样的补贴是否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
坐等疑问解开再行动吗?来不及的——一个三年中推出不下五种出行业务、数套分别针对司机与乘客奖惩机制的互联网产品,有什么理由不能打败一个封闭多年,内部还被复杂经营关系缠绕绑架的传统行业呢?
找一条出路,听起来这句话多少显得有点悲壮。但在互联网打车呈现席卷之势的今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好在出租车行业自去年开始经历“隆冬”以来,杭州作为率先进行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城市,已经在“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等重大决策指导下行动起来。
传统行业的经营关系理清了,晓得服务质量的重要了,然后愿意暂时搁置一些争议,主动去尝试自身与互联网+模式融合的N种可能。
所以无论从哪点来看,外事集团试水“滴滴快车”,都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
说不定,这10辆出租车,能撬动一个大行业呢?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北京西城启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下一篇:滴滴宣布正式进军汽车电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