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网约车电动化趋势明显 新能源车企关注新商机

作者:王骁 发布于:2019-10-11 09:09:3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9月29日,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市区出租汽车经营者使用新能源车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为加快推进郑州市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工作,从10月1日起,市区新增网约车和更新巡游出租车停止使用燃油、燃气等其他类型车辆,必须使用行业官方网站公示的新能源纯电动车辆。
  
  多地出台网约车新能源化政策
  
  此次政策的出台并非首例,就在一个多星期前,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办法(修订草案)》,要求新注册的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车辆。不仅如此,今年8月,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于加快新能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推广使用的通知,明确提出凡更新、新增的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汽车。车身长度不小于4600毫米或者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车身宽度不小于1700毫米,车身高度不小于1420毫米。其中,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还应满足纯电动续驶里程不低于70公里。除上述城市外,佛山、昆明、太原、大连、沈阳等多地也出台了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车在网约车行业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在政策驱动下,公交、物流等多行业开始大量应用新能源车辆,来取代传统燃油车。据统计, 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107万辆,增长70.0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总量的81.06%。近五年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在以年均增加50万辆的速度快速增长。今年8月,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93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会结合实际对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等有关问题的研究,先试点再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这似乎预示着,离燃油车禁售摆上日程的日子不会太远了,电气化、智能化才是汽车的未来。因此,网约车全面电动化,除了节能减排之外,也是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车企应关注网约车市场
  
  从去年至今,我国车市遭遇了罕见的寒冬。尽管今年新能源车销量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逆势增长,但进入下半年后,销量还是出现了明显下滑。据统计,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万辆,同比下降了4.7%。到了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继续下降,降幅高达15.8%。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补贴退坡,以及其引起的集中购车热潮提前透支了市场,从而导致购车需求的大量蒸发。
  
  此时,网约车电动化在多地全面推行,并仍有扩大之势。这对于、寒冬中的车企和新能源市场来说,或许是填补需求空洞的一剂强心剂。
 
1.jpg
 
  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中,位于前十名的北汽EU系列、比亚迪e5、帝豪EV450、荣威Ei5、逸动EV460等是网约车的热门车型,很大一部分销量就来自网约车市场。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牌53.7万辆,其中16.9万辆为包括网约车在内的营运车型,涨幅高达620%。最近的一场网约车话题沙龙中,业内人士也预测,网约车市场保有量最终将接近300万辆,其中相当大比例的车型是电动汽车。可见,电动化网约车市场还有庞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个空间理论上足以填补当前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销量难题,有利于新能源市场回暖及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网约车电动化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是对网约车行业的一种规范和约束,这同样有助于网约车企业的规范经营。
  
  避免粗放推广“一刀切”
  
  网约车电动化虽是趋势,但推广仍需谨慎,避免粗放的“一刀切”。首先,政策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回暖有多大帮助,仍需在政策推行中不断观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许海东等人就曾多次提到,虽然对于未来的预期要保持乐观,但市场能否回暖,仍要看相关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即便出现小幅回暖,但车市整体低迷的状态并不会立即结束,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社会上广泛认为,网约车电动化后,打车成本将得到进一步降低。然而,如果推行电动化缺乏过渡,很有可能会造成青黄不接的现象。以深圳市为例,虽然市内营运车辆电动化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但网约车退出运营数量逐年增加的现象不可忽视。据统计,深圳市2017年网约车注销88辆,2018年注销457辆, 2019年上半年注销量则达到1597辆。“一刀切”地推行网约车电动化或许会加剧这一现象。一旦网约车适量大幅减少,人们将可能面临打车难的问题,打车成本会不降反增。因此,网约车电动化的落实,仍需结合实际逐渐推进,同时要做好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忌粗放推广。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