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国品牌汽车崛起至少还需过三重门

作者: 发布于:2015-10-09 08:08:55 来源:汽车评论

  三、最初印象影响今日形象
 
  中国品牌在品质方面的突破,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中国品牌的形象。仅仅几年前,以奇瑞、比亚迪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阵营还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比亚迪F3曾经“卖得越多、名声越差”;陆风在欧洲做的碰撞试验,被称为史上最差;吉利汽车被李书福形容为“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
 
  正是因为过于轻佻的起步,使得中国品牌走了一个长长弯路。在很长的时间内,无论中国品牌怎么兢兢业业、步履维艰,无论在外形上设计的如何漂亮,在配置上如何丰富,在性能上如何突破,总是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首肯。消费者即便购买中国品牌,基本是囊中羞涩的原因,如果攒够了银子,马上就换一台合资车。其实这也不能怪消费者势利。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国品牌此前确实质量差,给消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印象,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彻底消除。
 
  反之大众“神车”, “质量好”、“车结实”等口碑是大众成神的法宝,尽管近些年来“DSG门”、“速腾后悬门”的出现,大众的神车神话开始出现破裂的趋势,在“神车党”之外又出现了一批“神车黑”。本来应该被“降温”的大众热,按照目前的调查显示,“神车”仍然是神车!大家对大众的口碑仍然信赖,可见,最初的美好印象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如果品牌放弃对汽车品质的把控,再好的口碑也会被用尽。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奇瑞、观致、长安等自主军团们开始了艰难的正向研发,和借鉴、抄袭、模仿等拿来主义相比,正向研发的起步更为艰难。从原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匹配、新材料的实验,外形的设计,生产工艺的改进、动力系统的调教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从头到尾进行无数次的实验。但是也正是因为从最底层、最基础方面做起,对于造车的所有流程完全走了一遍,摸透了汽车设计和生产的所有诀窍,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也就最能把控,这也是观致和奇瑞这几年在品质方面突飞猛进的一个根本因素。
 
  不仅仅是观致和奇瑞,整个中国品牌在质量方面与合资的差距也正在飞速缩小,现在买一台主流自主品牌的汽车,只要不是狠造,一般开个五六年基本不用大修。在配置方面,合资企业有的配置自主基本都能配齐,即便是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些豪华车的自动泊车、无钥启动、全景天窗、DSG变速箱等配置,在中国品牌上也已经出现。在性能方面,合资品牌的百公里加速度、百公里油耗等硬指标,中国品牌的表现也不输给合资。而且中国品牌不但购买价格便宜,在维修保养时候也便宜得多,如果不是纯粹为了面子,那么购买观致、奇瑞、长城、长安这样的中国品牌汽车,其实是完全可以考虑的。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