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修订GB7258 商用车成重点
作者: 发布于:2016-03-23 09:14:48 来源:中国公交信息网
生产一致性监管需到位
记者看到,征求意见稿中,对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及总质量大于等于10000kg的栏板式、仓栅式货车有这样的规定,即货箱(或永久固定在货箱上且用于与车架连接的结构件)上打刻至少两个VIN码(车辆识别代码),且对打刻位置、清晰度进行了详细规范。对此,钟珊提出,该条款或许会因为日后监察不到位而难以落实。
据记者了解,这一问题许多经销商都很关心。由于厢式货车的上装部分基本由当地有改装能力的经销商或专业改装厂完成,绝大部分整车厂不涉及上装业务,而基于用户的不同需求,上装部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此次增加车架连接处打刻VIN码意味着车辆额定总重将受到限制,用户的不合理改装需求也将无法满足,这本是好事。关键在于,如果监管不到位,这一问题很有可能无法得到控制。据说此问题在GB1589的修订中就存在,由于执行不严,出现了“老实人吃亏”的尴尬。
修订内容应更全面
尽管此次修订内容较多,但周炜表示,修订的内容仍可能不够全面。周炜举例说,对轮胎压力监测的部分仍未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车辆应具备的主动安全辅助驾驶、正面碰撞和车道偏离系统覆盖的车型不够全,标志识别等也不够全面。他还表示,虽然征求意见稿中涉及的车型较多,但对专用车、特种车分类和定义的涵盖还不够周全,在日后的管理上可能会出现问题。
尽管此次修订内容中涉及新能源客车部分较多,但周炜认为,从整体来看,对纯电动客车的使用安全仍然要求不高。“修订意见稿中没有明确维修、维护、三包责任。”同时,他认为,在以往纯电动客车的安全测试中,只针对电池、车辆进行单独测试,而两者合并后的整车碰撞安全测试还没有涉及,应借此机会提出更高要求。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蓄势待发
下一篇:国内首个汽车信息安全报告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