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国燃料电池车发展路线图待明

作者: 发布于:2016-01-22 09:19:01 来源: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

  多位专家表示,从国际上来看,燃料电池车目前已经从开发阶段进入到市场导入阶段,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建生产线降低成本。即使扣除政府补贴,燃料电池汽车的售价还是比纯电动车和燃油车稍贵。
 
  其中,最难的是进一步降低铂的用量,达到汽车尾气净化器的水平。铂作为燃料电池汽车常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的催化剂,在实际生产中,每千瓦用量为0.2到0.3毫克,一台100千瓦的车则需要二三十克的铂。铂的用量降不下来,燃料汽车还不能做到商业化批量生产。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国际相比仍有差距。首先,虽然运行中的2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数量上不输美国,但加氢站仅有3座,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
 
  其次,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系统关键部件性能有所提高,但部分材料和部件无法实用化,一些还需要进口。例如,氢瓶普遍为35MPa,《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的车载70MPa氢瓶正在研发中,尚未投产,现在所用的都是进口产品。
 
  呼吁政府扶持“我到国外去参观,人家都有几十台评价装置来评价燃料电池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我们国内以指标为准,这种评价做得太少。”衣宝廉说。
 
  在他看来,我国燃料电池发动机落后于国外的原因在此,应提高电池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他建议,促进燃料电池过程研究结果与发动机生产单位的融合,把抑制衰减过程的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入研究阳极水管理过程、低温启动、系统模块化,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
 
  针对国内加氢站不足等问题,衣宝廉还建议,发展燃料电池发动机快速评价方法,推进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以示范带动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发展。全力攻克70MPa氢瓶、空压机、加氢站建设的难题,鉴于中国目前只有3个加氢站,这一任务很艰巨。
 
  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膜、炭纸、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等)等批量生产线方面,建议加大资助力度与研发投入,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为燃料电池商业化奠定基础,这同时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衣宝廉表示,超低铂、非铂催化剂的电极开发与实用也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
 
  不少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也表示,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大力支持燃料电池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资金方面。
 
  “三四年前,韩国的产品远不如中国。但近几年,韩国政府对燃料电池的支持力度远大于其他国家,使得他们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赶超中国。而如果我国政府不大力支持,那么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将落后于其他国家,不进则退。”中博源仪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吕唯思认为,对于燃料电池这一新兴产业来说,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
 
  美国政府对燃料电池补贴丰厚,一台100千瓦的燃料电池汽车售价500万元人民币,州政府补贴30%,地方政府补贴20%,再加上一些研究补贴,用户购买价格能降到200万元,而中国没有类似补贴。
 
  除了政府支持,企业还希望能获得社会资本的关注。
 
  “国内的投资人跟风比较多,不关注新材料和新能源,基本上仅投资短平快的互联网项目,眼光没有国外的那么长远。”吕唯思抱怨,国内风投都快变成私募基金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