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陈春霖:中国汽车电子国际本土化发展之路

作者: 发布于:2017-05-19 10:04:31 来源:盖世汽车
陈春霖:中国汽车电子国际本土化发展之路.jpg

陈春霖:中国汽车电子国际本土化发展之路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非常感谢今天能够在中汽协的邀请下,和大家一起分享德赛西威本土国际化的发展之路。个人来说,我1998年来到了中国,19年的时间也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大发展,也非常荣幸能够跟我的团队,经历了几次变化,还能坚守在汽车电子这个领域。2016年德赛西威举行了30年的庆典,但是我们在1986年成立的时候,公司名称叫中欧电子,当时是飞利浦汽车音响,香港金山工业集团与德赛工业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在1998年,变成曼内斯曼威迪欧跟德赛的合资企业,2000年的时候西门子收购了威迪欧,成为了西门子威迪欧的合资企业。到了2007年底,德国大陆收购了西门子威迪欧,但是我们这个合资厂也谈不下来。经过两年的谈判,从外方收购中国股份,到中方反收购外方股份,这就有了“德赛西威”这家公司。“从国际本土化到本土国际化”是德赛西威30多年独特的发展历程。不论是外资控股,还是自主发展时期,德赛西威不变的是对国际化的坚持。
 
  德赛西威的产品从1986年的收放机开始,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度,一路发展到导航、空调控制系统,德赛西威在自主以后也开发了仪表、驾驶信息、娱乐系统,显示系统,包括现在在大力发展的智能驾驶辅助。产品创新作为公司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我们一步一步从产品线在扩大、在延伸。这几年的发展,从2010年到今天,
 
  根据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机构IHS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德赛西威在中国市场国内导航前装市场占了22%的份额,在中国汽车电子供应商排名第一,全球汽车电子配套供应商我们排第26。但是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Top100中,中国企业寥寥无几,比如延锋。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进入全球100强,这也是德赛西威的一个追求。
 
  在人才团队管理方面。我们现有一线人员4500多名,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是注重才能、贤能。我们不论资排辈,在这里面我们过去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也非常大。我们坚持在过去这些年自主以来,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7%到8%,今天研发人员占我们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超过1100位工程师,今年研发人员按计划会增加到1300-1400人。我们工作平均年龄28岁,也是相对年轻的公司,我们在最核心的管理层中80后占据了三分之一。
 
  我们研发的理念,是希望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为消费者、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通过改变用车的方式,减少环境的污染,能够缓解城市的拥堵,提高出行效率。这里面我们也非常注重网联技术,在目前来说网联产品。我们谈到一个高效的交互,网络的安全,我们在这方面开始投资。因为网络的安全,上周全球的网络被攻击的事情,对我们这个产品来说,将来特别是车联网网联技术的在车里面大量使用的时候,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服务平台,我们也想到人工智能、各个系统的服务,总体来说,我们希望在乘客的驾驶体验,通过网联的技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感觉。智能驾驶目前我们在这块投入非常大,360度全方位的保驾护航,包括各种雷达,我们都在大力投资这一块。在整个过程当中,很强调的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就是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心理学,突出心理的特性和生理的特征。这都是我们说的最后不是卖给车企,而是最后的使用者,消费者终端本身使用的体验,这是我们追求的。
 
  我们跟客户配合的时候也在谈轻量化,包括我们有一个产品,我们的设计本身可以从850克降到550克,跟客户一谈,新能源汽车追求轻量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德赛西威产品开发当中也一直在追求,客户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德赛西威产品实验我们验证能力,这些年投资了不少,电磁兼容的实验室,机械类、环境类、功能参数,机械寿命,光学,我们今天在实验方面投资是非常大的。我们还会继续,因为这会得到客户的认可,像大众、通用、吉利、长城,能够帮助开发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当中,减少开发的时间。
 
  智能智造,作为一个中国企业我们也知道把握机遇。未来的汽车用户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和互联化,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是中国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的汽车电子行业面临的难题。德赛西威基于对汽车产业链和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在2015年启动工业4.0战略规划,并计划在2020年初步完成工业4.0,将德赛西威打造成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中智能制造的标杆,完成敏捷设计、精益供应链和卓越经营三大战略目标。
 
  作为所谓的自主品牌、自主企业来说,我们也在形成对国际客户综合的服务能力。我们在海外的布局,除了以惠州为总部,我们在日本、德国、新加坡都有我们的分公司。研发机构除了惠州,南京、新加坡,目前也在部署日本、德国建立研发队伍。这是作为企业发展,走向品牌化,包括市场的影响力,我们一步一步在适当的时候,要进行这样的部署。
 
  德赛西威除了技术国际化方面,我们很注重公益行为、社会责任,对环保工人的关怀,以及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怀,这也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我们认为非常重要。我们每一年8%的销售是投入研发,我们公司超过30年的历史,我们也沉淀了很多。从不同合资的经验到今天自主以来的七年,我们如何走过这条路,很重要的是这个团队非常稳定。从外方收购以来,团队人员的流失率非常低。我们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整个管理模块做决策非常快,有决策基本上都能很快定下来。我们的制造水平,应该说在行业里面,我们觉得很自豪的,在国内非常先进。但是我们也未必停留在这个阶段,我们在不断寻找标杆,我们想这个行业能不能带我们到一个更高的台阶,还有里面PDCA所谓文化也是我们所推崇的。不是光谈PDCA,真正做到所有东西闭环,计划的实施、检验,到最后的标准化。说到日本客户的影响,让我们过去几年一直在探讨,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在各方面结合不同客户的要求,不断提升,我相信这就形成所谓的独特的文化。这里面我们的愿景是说希望高效创新,提供专业的价值,我们放眼全球,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选合作伙伴。所以过去几年本着这样的愿景,本着坚持我们部署的这种战略。我们在过去三年,连续每年取得了40%以上的增长率。
 
  我跟我的团队觉得这来之不易,也是我们一定要按照所取得的经验,继续把我们的能量再发挥。德赛西威用7年时间从全球品牌企业的中国制造基地转变成为中国汽车电子第一品牌,31岁的德赛西威在新的时代赋予更多的使命和担当。德赛西威愿和大家一道,相互支持,开放合作,紧抓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共同推动加快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为实现汽车强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