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陈光祖谈“一汽、东风可不可合并重组”

作者: 发布于:2015-05-19 14:57:30 来源:新华汽车

  前几天记者问我(陈光祖):对一汽东风合并的传言有什么看法?我简单回答“合好,合难”。再想一下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史上,面临着结构性整合,重组特别重大事件,如是让更多汽车人来共同认真的去思考和探索,所以有了这篇文稿。
  
  从历史上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建设东风(当时称二汽),那时还处在“文革”年代,不会有别人帮助,全靠的自己努力,实在是一起非常艰难的重大工程。首先是一汽全力支援了东风的建设,从产品研发,人力支援,工地建设,生产准备,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投入力量,仅从一汽调住东风的人员就约2万人,许多是东北人,舍得远离故土,跑到南方偏辟的山沟时去奋战,可以说一汽是支援东风建设的主导力量,当然还有上海、湖北、江苏等地,几乎全国不少地方都出力,帮助了东风的建厂工作。
  
  当年东风建设是采用了“包建,聚宝”方式,“包建”是利用原厂一套办法,基本上是仿效的搬过去,目的是为了快,而“聚宝”则是仿中有创,如当时加工发动机几个平面的工艺,就设计了大型的多面拉床,复杂的拉刀也是自己生产的,这在当时也是国际上先进的东西,但我们那时的工厂设计都是单一化,固定式的流水生产线,一条流水线就只生产一种产品,不像现在这样能进行自动化进行品种调整加工,这样当产品更新时,设备就只能闲置了。我记得在本世纪初到东风时,去老发动机厂看,当进入阴暗的老厂房,在那台大型多面拉床面前,看到的全是一片灰尘,我用手指床上摸一下,一手全是黑的,这是我们传统生产方式一个典型代表,所以创新成为汽车产业要时刻努力标准,但在那个年代各种条件和思维都没有跟上,十堰也处于十分艰难的日子,那个百货大楼盖了好几年无力投入运营。
  
  前两年,我又去一趟东风,用了七天时间,从武汉、十堰、到襄樊参观,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东风,一座座新型工厂,新型产品,新型装备,东风无论是轿车还是卡车、客车都是一轮轮新车型投入市场,市场份额年年上涨,一个“互联网+”时代正在东风加速推进。我印象较深的是那个仃建的百贷大楼也改变了面貌,我们去参观一下,真是货源充足,琳琅满目,于是我在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对十堰的巨变,这个动因是什么?我回答自己的提问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一汽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长子,六十多年来的历练,促使自己具备丰满的发展潜力,一汽和东风在历史渊源上像是同根生的兄弟一样,存在着不少共同协同和合作的基因,需要的是去很好挖掘。
  
  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成为全球汽车产销最好的国家,而且将在较长时段持续的保持下去,这几乎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找不到可与之类比的例子。但我们在自主汽车发展问题上却存在着逆向发展状况,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和滞后,仍至核心技术多缺失毛病,这根本在于产业组织结构和创新机制上问题,如果不从顶层设计角度进行深度改革的话,光抓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只是抓表面而没有抓到根,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像海水的波浪一样,起伏不定,难以扎根,汽车产业可能处于一种“中等收入陷阱”中,也可以说就像上面讲那台大型发动机拉床一样,对传统制造业没有进行创新,不得不陷入风险的泥坑中。
  
  我们设想如果一汽、东风合并起来,是真正的合起来,那么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整合,优化的行动,不合则两者在市场利害关系上必然是“内斗”,无奈的“窝里斗”,合了则变为一种巨大的合力,实实在在的显示出合在一起的新生力量,而且是不可估量的,前景更是无限风光的,对应对汽车产业4.0时代的到来,迎接全球化汽车产业新一轮产业革命,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都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将再出现具有一个先进水平的跨国汽车集团,来应对全世界汽车高度化竞争和合作的新挑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