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博会聚焦:自主品牌市场需政府采购助推
作者:葛胜征 张小莎 发布于:2012-08-01 10:28:2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7月26日~29日,由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以下简称自主品牌汽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内主流自主品牌车企江淮汽车、广汽乘用车、华晨汽车、长安汽车、北汽集团等参展,车展主办方同时发出了成立“中国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的倡议。
《政府采购信息报》作为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重要报道媒体也受邀参展。本期《政府采购信息报》特推出“第三届自主品牌汽博会专题”报道,分别从自主品牌市场现状、未来需政策救市、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等角度对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进行全面报道,以飨读者。
摄影/葛胜征
7月26日,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开幕。本届展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集中展示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车型,及全国各自主品牌车企的新技术、新产品,让公众看到品牌车企自主创新的成果。
自主品牌的参展热情向来十分高涨,但今年由于自主品牌整体市场萎缩,致使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参展规模和水平有所下滑,可以说这也是自主品牌市场现状的真实反映。
基于此,主办方在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讨会,就新能源产业规划、汽车出口、政府采购、市场等热点话题,紧密围绕政策出台后对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等方面的影响,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企业代表、业界专家和媒体共同进行探讨,力求为自主汽车的发展探索方向。
与会各方普遍认为,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刻,除了自身努力外,自主品牌亟须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尤其是在政府采购领域给予扶持,才有可能帮助自主品牌走出困境。
自主品牌市场持续萎缩
前几年风头强劲的自主品牌车企正在经历严峻考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5月,汽车累计销量首次实现正增长,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却连续四个月下降,5月份仅40.28%。今年前6个月,在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排名中,没有一款是自主品牌车型;前十名轿车生产企业中,也只有吉利和奇瑞。
另有数据统计,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超过50%降至40%左右,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跌至30%以下。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也表示,今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可能会下滑到28%以下,明年还要下滑。
另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至今,1.6L和10万元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持续减少,而1.6L和10万元以下车型正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车型。
可以看出,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了一个严峻现实:自主品牌汽车正在经历最严峻的市场考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整体市场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肯定的。什么时候能够止跌回升?现在没看到苗头。”饶达说。
内忧外患致使自主品牌后继乏力
让人忧虑的是,与会专家对未来自主品牌如何走出低谷,大都信心不足。
“下半年自主品牌市场还将继续下滑,这主要是目前政策偏差所造成的”,一向敢言的饶达把自主品牌走低原因归于政策不力,他认为,“近几年国家的汽车政策越来越离谱”。这得到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徐秉金的认同。徐秉金也认为,现在针对汽车产业出台的政策缺乏整体指导思想,并未形成一个体系。
另外,饶达还认为自主品牌车企内部技术腐败,企业和企业之间不团结,大范围降价促销,消费者和媒体崇洋媚外思想严重、夸大自主品牌缺陷等因素都导致自主品牌市场走低。
一些车企高层表示,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差也导致自主品牌发展后继乏力。“自主品牌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品牌溢价能力差”,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海洋表示。
“根据品牌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还属于低端品牌,品牌是负溢值。如果一款A0级两厢车,成本是100块钱,挂上丰田标可卖129块钱,挂上非常好的自主标可也只能卖89块钱,差距将近40块钱。每辆A0级车成本三到五万块钱,成本差距40%,通过成本吸收根本无法解决这种差距,自主品牌卖车必然要亏损。”董海洋说。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则表示,目前一些城市的限购政策直接导致自主品牌被边缘化。
期待政府采购政策救市
对于自主品牌如何走出困境,与会专家和企业普遍对政府采购寄予厚望。除了政府采购本身具有的采购国货的政策功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2月,按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的技术经济专家组成《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评审专家组。
专家组通过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查和车型性价比指数计算,形成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对外发布,其中所有入围车型都是自主品牌,这被认为是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品牌最给力政策。
但是,目前该政策只是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布,正式文件尚未出台。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处长李伟利认为,该《目录》将难产,因为完全排斥外资的情况下去鼓励自主品牌,一出台就会被告到WTO。对此,饶达并不认同。
“政府采购政策不违背WTO的游戏规则,也不违背我们的承诺。我们有明确的规定: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大于主营业务收入3%,我们没说合资企业都不许进来。”饶达说,只要达到规定要求,谁都可以进公务车目录。
自主品牌车企对政府采购政策都寄予厚望,他们认为,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是国际惯例,我国并没有违法WTO规定。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兵认为,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市场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他表示,很多自主品牌都在研发中高级的车型,无论是技术性能还是排量标准都符合政策规定,“完全可以适应国家的要求,关键是希望政策层面有更多的支持。”
■ 本报记者 葛胜征
在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上,与会专家与企业还就不同主题进行了研讨,其中“看不见的手如何托起自主汽车”主题研讨,主要探讨的是政府的调控手段如何促进自主品牌发展,其中一些独到观点很具启发意义。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徐秉金解释,“看不见的手”就是政府的调控手段,自主汽车发展到现在必须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规划,不能一味走市场化的道路。“我们的汽车工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摆脱对跨国公司即外资公司的依赖,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徐秉金表示,我国现在针对汽车产业出台了各种政策,但这些政策缺乏整体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仅就汽车的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发挥国家的体制优势。
“我想体制优势就是应该由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来系统总结和研究我们自主汽车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我们不仅需要短期的政策,更需要长远的规划,我们不仅需要提升汽车产业的硬件政策,更需要人才储备、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软件政策。” 徐秉金说。
政策对自主品牌不利
事实上,我国为了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之前已经出台了不少刺激政策,比如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对小排量汽车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节能清单把汽车列入等,都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政策有的已经到期取消,有的在实际执行中又不到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的政策几乎已成空话。因为目前市场上是大排量车走俏,小排量车低迷。而且很多合资品牌也推出了有竞争力的小排量车,也能享受到政策利好,现在落实这个政策自主品牌得益已经不多。
目前,国家减免购置税的排量标准是1.6L,但业内普遍认为1.6L是合资企业优势排量,1.5L才是自主品牌优势排量。
国产车要达到第二阶段油耗限值标准,才能上目录和销售,但一些不达标的进口汽车却可因平均油耗制度照样进口和销售。
饶达认为,上述种种政策对自主品牌越来越不利,这无异于技术腐败,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公司表面上快速赚钱,实际上却使国企受人控制,变为虚体,并扼杀自主汽车产业,威胁国家安全。
自主品牌忌盲目跟风
业内有一种声音,说自主品牌发展不利,也跟自身具有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有关,比如技术落后、品质不稳、服务不到位等,而且有些自主品牌过于急功近利,产品研发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急急推向市场,结果毛病不断,损害品牌。
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胡信民表示,现在对自主品牌应该出台新的政策,但也要注意不能违反WTO。他表示,一个新的汽车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自主品牌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要有自信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选好定位。
“有的企业老是爱跟风,这个市场好了大家都去,比如SUV市场好,大家就一起上SUV,这不是长远的发展策略,只是简单的跟风,这不利于自主品牌的长远健康发展。” 胡信民说。
他还表示,自主品牌不要老是盯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现在这些城市市场已经饱和,未来真正的市场应该在二、三级市场,自主品牌要研究中国的二、三级市场,开发适合这些市场的车型。
对自主品牌要有信心 也要宽容
虽然自主品牌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在不少人眼中,自主品牌仍是质次价低的代名词,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媒体和消费者的夸大了自主品牌的缺点所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舆论环境对自主品牌一直不好,今年更加不好,业内谈论自主品牌的大多是负面消息,过多谈论自主品牌的劣势,没有看到优势。
饶达也认为,一些媒体一直对自主品牌比较刻薄,说好的少,说差的多,“主要是因为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在媒体上投的广告多。”
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育林,在汽车行业打拼多年,之前在合资企业工作了20年,现在做自主品牌也已3年。他觉得市场舆论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看法冷暖相差太大。
“自主品牌已经做得非常不容易,但是市场舆论对合资企业一些大毛病都能够容忍,反而对自主品牌哪怕一点小的毛病都会去放大,希望媒体和消费者在软环境改善方面给自主品牌一些真正的支持,这样才能促进民族汽车产业的真正健康发展。” 徐育林动情地说。
■ 本报记者 张小莎
在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上,与会专家和车企代表还就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但普通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一再让人担忧。面对如此市场,业界已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声音:“新能源汽车要发展,政府采购是最给力政策。”
的确,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作用不可或缺,起着重要表率引领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鼓励政策,明确提出了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要实行政府采购优先的政策。
政府应该“下猛药”
新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达50万辆。有专家认为,如果政府不下点猛药,这个目标很难完成。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经理杨昭表示,目前,电动汽车在国内的成绩不乐观。一些电动汽车只能在指定的试点城市试运营,而上市的新车在其他城市上牌都是一个问题。所以新能源车在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扶持政策上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要发展,政府扶持不能少。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府优先采购。
地方政策如《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对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目录的新能源中小客车可直接申领增量指标。
另外,购买新能源减免购置税以及一些政府补贴政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此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政府对新能源车的采购主要集中在出租、公交、环卫、公务、邮政等领域。近些年,多个省份经常出现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大单。另外,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的展开,也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作为示范运行点,采购大批新能源汽车。
电动车电池需革命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推广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电动汽车与国外或者跨国的车企制造出来的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驾乘感受方面,都还存在有一些技术问题。
电动汽车被撞了,着火了,安全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荣惠康说:“更多的应该是对技术问题的深思,像电池的寿命、充电时间、能用多少次等。”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陈光祖表示,国内国外电动汽车都存在安全性能问题,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还需大大加强。但是,其关键部件动力电池与国外产品还是有差距的。“所谓的差距,指的是质量的一致性差距比较大。”他强调说。
电动车方面如果电池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那么电动车进入市场还很遥远。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是电动化的趋势不一定是纯电动,对新能源车的探索也不一定只局限于电动汽车。
新能源应走多路径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是多纬度多路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十大新能源路径,包括电动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甲醇、乙醇、氢气燃料等。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洲大量发展电动车技术,如今,欧洲回头重新做混合动力。这是国际上一个对新能源汽车探索的例子。那么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什么?
工信部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本规划所指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关于新能源是十大新能源,在中国最有前途的是什么?是甲醇车。”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荣惠康说,“如果价格降低,技术成熟,混合动力也可以打开市场。”
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三家汽车企业着手开发研究甲醇车。今年年初工信部也已经把甲醇车列入到山西、陕西、上海等地开展两到三年的试点。
自主汽博会倡议成立
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
目前,自主汽车企业都在各自发力,但是未能形成合力,如何发出行业统一的声音,解决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组委会在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上牵头发起“中国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希望以此为契机,集中自主汽车集体的力量,以联盟的形式,通过一系列公益性活动,逐步树立自主汽车的行业形象。
据悉,发起这个联盟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是搭建政府和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第二是集合行业的力量,发出行业统一的声音;第三是希望整合行业资源,确实为自主汽车企业提供服务。但是,组委会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希望能够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单位和企业加入进来,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为此,在本届展会筹备阶段,组委会就与各企业、媒体代表进行了沟通,得到了长安、北汽、广汽、江淮、比亚迪、长城、海马和力帆等企业的响应,他们表示,将积极推动成立“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并期待联盟能够集合大家集体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希望更多关注自主汽车发展的单位和机构能够参与到联盟当中来。
《政府采购信息报》作为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重要报道媒体也受邀参展。本期《政府采购信息报》特推出“第三届自主品牌汽博会专题”报道,分别从自主品牌市场现状、未来需政策救市、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等角度对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进行全面报道,以飨读者。
摄影/葛胜征
7月26日,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开幕。本届展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集中展示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车型,及全国各自主品牌车企的新技术、新产品,让公众看到品牌车企自主创新的成果。
自主品牌的参展热情向来十分高涨,但今年由于自主品牌整体市场萎缩,致使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参展规模和水平有所下滑,可以说这也是自主品牌市场现状的真实反映。
基于此,主办方在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讨会,就新能源产业规划、汽车出口、政府采购、市场等热点话题,紧密围绕政策出台后对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等方面的影响,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企业代表、业界专家和媒体共同进行探讨,力求为自主汽车的发展探索方向。
与会各方普遍认为,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刻,除了自身努力外,自主品牌亟须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尤其是在政府采购领域给予扶持,才有可能帮助自主品牌走出困境。
自主品牌市场持续萎缩
前几年风头强劲的自主品牌车企正在经历严峻考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5月,汽车累计销量首次实现正增长,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却连续四个月下降,5月份仅40.28%。今年前6个月,在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排名中,没有一款是自主品牌车型;前十名轿车生产企业中,也只有吉利和奇瑞。
另有数据统计,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超过50%降至40%左右,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跌至30%以下。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也表示,今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可能会下滑到28%以下,明年还要下滑。
另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至今,1.6L和10万元以下车型的市场份额持续减少,而1.6L和10万元以下车型正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车型。
可以看出,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了一个严峻现实:自主品牌汽车正在经历最严峻的市场考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整体市场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肯定的。什么时候能够止跌回升?现在没看到苗头。”饶达说。
内忧外患致使自主品牌后继乏力
让人忧虑的是,与会专家对未来自主品牌如何走出低谷,大都信心不足。
“下半年自主品牌市场还将继续下滑,这主要是目前政策偏差所造成的”,一向敢言的饶达把自主品牌走低原因归于政策不力,他认为,“近几年国家的汽车政策越来越离谱”。这得到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徐秉金的认同。徐秉金也认为,现在针对汽车产业出台的政策缺乏整体指导思想,并未形成一个体系。
另外,饶达还认为自主品牌车企内部技术腐败,企业和企业之间不团结,大范围降价促销,消费者和媒体崇洋媚外思想严重、夸大自主品牌缺陷等因素都导致自主品牌市场走低。
一些车企高层表示,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差也导致自主品牌发展后继乏力。“自主品牌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品牌溢价能力差”,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海洋表示。
“根据品牌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还属于低端品牌,品牌是负溢值。如果一款A0级两厢车,成本是100块钱,挂上丰田标可卖129块钱,挂上非常好的自主标可也只能卖89块钱,差距将近40块钱。每辆A0级车成本三到五万块钱,成本差距40%,通过成本吸收根本无法解决这种差距,自主品牌卖车必然要亏损。”董海洋说。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则表示,目前一些城市的限购政策直接导致自主品牌被边缘化。
期待政府采购政策救市
对于自主品牌如何走出困境,与会专家和企业普遍对政府采购寄予厚望。除了政府采购本身具有的采购国货的政策功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2月,按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汽车行业第三方机构的技术经济专家组成《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评审专家组。
专家组通过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查和车型性价比指数计算,形成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对外发布,其中所有入围车型都是自主品牌,这被认为是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品牌最给力政策。
但是,目前该政策只是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布,正式文件尚未出台。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处长李伟利认为,该《目录》将难产,因为完全排斥外资的情况下去鼓励自主品牌,一出台就会被告到WTO。对此,饶达并不认同。
“政府采购政策不违背WTO的游戏规则,也不违背我们的承诺。我们有明确的规定: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大于主营业务收入3%,我们没说合资企业都不许进来。”饶达说,只要达到规定要求,谁都可以进公务车目录。
自主品牌车企对政府采购政策都寄予厚望,他们认为,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是国际惯例,我国并没有违法WTO规定。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兵认为,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市场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他表示,很多自主品牌都在研发中高级的车型,无论是技术性能还是排量标准都符合政策规定,“完全可以适应国家的要求,关键是希望政策层面有更多的支持。”
国家政策应调整 宽容以待自主品牌
■ 本报记者 葛胜征
在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上,与会专家与企业还就不同主题进行了研讨,其中“看不见的手如何托起自主汽车”主题研讨,主要探讨的是政府的调控手段如何促进自主品牌发展,其中一些独到观点很具启发意义。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徐秉金解释,“看不见的手”就是政府的调控手段,自主汽车发展到现在必须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规划,不能一味走市场化的道路。“我们的汽车工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摆脱对跨国公司即外资公司的依赖,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徐秉金表示,我国现在针对汽车产业出台了各种政策,但这些政策缺乏整体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仅就汽车的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发挥国家的体制优势。
“我想体制优势就是应该由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来系统总结和研究我们自主汽车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我们不仅需要短期的政策,更需要长远的规划,我们不仅需要提升汽车产业的硬件政策,更需要人才储备、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软件政策。” 徐秉金说。
政策对自主品牌不利
事实上,我国为了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之前已经出台了不少刺激政策,比如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对小排量汽车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节能清单把汽车列入等,都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政策有的已经到期取消,有的在实际执行中又不到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鼓励购买和使用小排量汽车的政策几乎已成空话。因为目前市场上是大排量车走俏,小排量车低迷。而且很多合资品牌也推出了有竞争力的小排量车,也能享受到政策利好,现在落实这个政策自主品牌得益已经不多。
目前,国家减免购置税的排量标准是1.6L,但业内普遍认为1.6L是合资企业优势排量,1.5L才是自主品牌优势排量。
国产车要达到第二阶段油耗限值标准,才能上目录和销售,但一些不达标的进口汽车却可因平均油耗制度照样进口和销售。
饶达认为,上述种种政策对自主品牌越来越不利,这无异于技术腐败,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公司表面上快速赚钱,实际上却使国企受人控制,变为虚体,并扼杀自主汽车产业,威胁国家安全。
自主品牌忌盲目跟风
业内有一种声音,说自主品牌发展不利,也跟自身具有的一些缺点和不足有关,比如技术落后、品质不稳、服务不到位等,而且有些自主品牌过于急功近利,产品研发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急急推向市场,结果毛病不断,损害品牌。
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胡信民表示,现在对自主品牌应该出台新的政策,但也要注意不能违反WTO。他表示,一个新的汽车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自主品牌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要有自信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选好定位。
“有的企业老是爱跟风,这个市场好了大家都去,比如SUV市场好,大家就一起上SUV,这不是长远的发展策略,只是简单的跟风,这不利于自主品牌的长远健康发展。” 胡信民说。
他还表示,自主品牌不要老是盯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现在这些城市市场已经饱和,未来真正的市场应该在二、三级市场,自主品牌要研究中国的二、三级市场,开发适合这些市场的车型。
对自主品牌要有信心 也要宽容
虽然自主品牌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在不少人眼中,自主品牌仍是质次价低的代名词,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媒体和消费者的夸大了自主品牌的缺点所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舆论环境对自主品牌一直不好,今年更加不好,业内谈论自主品牌的大多是负面消息,过多谈论自主品牌的劣势,没有看到优势。
饶达也认为,一些媒体一直对自主品牌比较刻薄,说好的少,说差的多,“主要是因为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在媒体上投的广告多。”
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育林,在汽车行业打拼多年,之前在合资企业工作了20年,现在做自主品牌也已3年。他觉得市场舆论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看法冷暖相差太大。
“自主品牌已经做得非常不容易,但是市场舆论对合资企业一些大毛病都能够容忍,反而对自主品牌哪怕一点小的毛病都会去放大,希望媒体和消费者在软环境改善方面给自主品牌一些真正的支持,这样才能促进民族汽车产业的真正健康发展。” 徐育林动情地说。
新能源汽车需政采助力 发展路径可多元
■ 本报记者 张小莎
在本届自主品牌汽博会上,与会专家和车企代表还就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但普通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一再让人担忧。面对如此市场,业界已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声音:“新能源汽车要发展,政府采购是最给力政策。”
的确,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作用不可或缺,起着重要表率引领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鼓励政策,明确提出了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要实行政府采购优先的政策。
政府应该“下猛药”
新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达50万辆。有专家认为,如果政府不下点猛药,这个目标很难完成。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经理杨昭表示,目前,电动汽车在国内的成绩不乐观。一些电动汽车只能在指定的试点城市试运营,而上市的新车在其他城市上牌都是一个问题。所以新能源车在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扶持政策上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要发展,政府扶持不能少。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府优先采购。
地方政策如《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对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目录的新能源中小客车可直接申领增量指标。
另外,购买新能源减免购置税以及一些政府补贴政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此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政府对新能源车的采购主要集中在出租、公交、环卫、公务、邮政等领域。近些年,多个省份经常出现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大单。另外,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的展开,也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作为示范运行点,采购大批新能源汽车。
电动车电池需革命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推广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电动汽车与国外或者跨国的车企制造出来的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驾乘感受方面,都还存在有一些技术问题。
电动汽车被撞了,着火了,安全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荣惠康说:“更多的应该是对技术问题的深思,像电池的寿命、充电时间、能用多少次等。”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陈光祖表示,国内国外电动汽车都存在安全性能问题,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还需大大加强。但是,其关键部件动力电池与国外产品还是有差距的。“所谓的差距,指的是质量的一致性差距比较大。”他强调说。
电动车方面如果电池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那么电动车进入市场还很遥远。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是电动化的趋势不一定是纯电动,对新能源车的探索也不一定只局限于电动汽车。
新能源应走多路径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该是多纬度多路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十大新能源路径,包括电动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甲醇、乙醇、氢气燃料等。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洲大量发展电动车技术,如今,欧洲回头重新做混合动力。这是国际上一个对新能源汽车探索的例子。那么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什么?
工信部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本规划所指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关于新能源是十大新能源,在中国最有前途的是什么?是甲醇车。”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荣惠康说,“如果价格降低,技术成熟,混合动力也可以打开市场。”
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三家汽车企业着手开发研究甲醇车。今年年初工信部也已经把甲醇车列入到山西、陕西、上海等地开展两到三年的试点。
相关链接
自主汽博会倡议成立
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
目前,自主汽车企业都在各自发力,但是未能形成合力,如何发出行业统一的声音,解决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组委会在第三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上牵头发起“中国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希望以此为契机,集中自主汽车集体的力量,以联盟的形式,通过一系列公益性活动,逐步树立自主汽车的行业形象。
据悉,发起这个联盟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是搭建政府和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第二是集合行业的力量,发出行业统一的声音;第三是希望整合行业资源,确实为自主汽车企业提供服务。但是,组委会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希望能够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单位和企业加入进来,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为此,在本届展会筹备阶段,组委会就与各企业、媒体代表进行了沟通,得到了长安、北汽、广汽、江淮、比亚迪、长城、海马和力帆等企业的响应,他们表示,将积极推动成立“自主汽车产业振兴联盟”,并期待联盟能够集合大家集体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希望更多关注自主汽车发展的单位和机构能够参与到联盟当中来。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政府采购应理性对待“T”型车
下一篇:集中需求 实现执法车采购规模效益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机电设备、数控车床更正公告
- 鄢陵县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采购银川市行政中心2016年维修改造项目---屋面防水及地上停车场、直燃机烟道维修改造公开招标更正公告2号
- 衡水市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 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管网、停车场铺装及绿化工程变更公告
-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电动巡逻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市售车用油品及添加剂质量专项抽查政府采购项目第三包:市售油品质量摸底更正公告
- 江西恒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东湖区大院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纯电动封闭式道路清扫车采购项目【项目编号:JXHXZB2016-004-04】第二次竞争性谈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