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手后,车企想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该怎么做?
作者:赵玲玲 发布于:2019-01-18 09:00:42 来源:中国汽车报
“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近日,在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智能网联汽车明年要达到的市场应用目标。
近两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我国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在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背景下,“两个30%,一个60%”目标,既是催化剂,也是发令枪。
从五大方面推进产业发展
从去年开始,工信部陆续发布了多个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文件,涉及道路测试、标准体系建设等。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继续蓬勃发展。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更是从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安全保障五大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
具体来看,《行动计划》指出要构建能够支撑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及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形成安全可信的软硬件集成与应用能力;完成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标准制定,大幅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构建基于LTE-V2X、5G-V2X等无线通信技术的网络基础设施;打造综合大数据及云平台,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支持构建集感知、通信、计算等能力为一体的智能基础设施环境;培育智慧出行等创新应用,发展电动汽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推广车路交互信息服务的规模应用;以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与防护机制,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数据和网络的全要素安全检测评估体系,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提升隐患排查、风险发现、应急处置水平。
发展较快但仍存挑战
大唐高鸿车联网事业部技术总监张杰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比如,在C-V2X领域,目前不少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已进行产品研发,度过了早期的原理样机阶段,开始综合考虑车规、小型化、兼容性设计等量产元素,相信在2020年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目前,行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应该是车联网覆盖率正在快速增长。”socar汽车数据工厂CEO张晓亮指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非常广阔,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非常有优势,即投入产出回报率较高,加上国内用户乐于尝试新技术,车联网前景向好。
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新型应用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生态亟待完善以及政策法规需要健全等问题。
“联网汽车的比例越来越高,但释放出来的价值还远远不够。”张晓亮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发展虽快,但仍未找到汽车联网以后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行业应该深入思考一些核心问题,比如,联网能为用户提供哪些便利?企业如何从中获利?实际上,车联网最大的挑战仍是增加用户粘性。当下,企业投入的成本和用户获得的价值还不匹配。”他称。
行业对实现目标有信心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对于《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来说,汽车行业能够很好地实现。张杰认为,就目前C-V2X的研发进展来看,预计到2020年就能实现量产,包括前装和后装多种设备形态,实现30%的目标困难不大;L2自动驾驶要求的垂直控制技术和水平控制技术目前主流车企已基本掌握,而且客户买单意愿较强,到2020年新车搭载率达到30%应没有问题;同时结合C-V2X和已经实现规模量产的车联网技术,新车装配率达到60%应该也没有太大困难。
此外,《行动计划》还指出,2020年后,通过持续努力,推动车联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对此,张晓亮表示,首先是5G商用化会有助于提升车联网的普及。目前在4G技术下,有价值的应用场景比较有限,随着5G的商用化部署,整个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设都得到助力。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