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江苏如皋:崛起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群

作者: 发布于:2018-10-08 13:43:50 来源:新华日报
   金秋时节,国家级如皋开发区“氢”风扑面。近日,中国首座特色“氢能小镇”控制性规划方案和氢能产业园规划评审会同时举行。10月下旬,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又将在这里开幕。
 
  源源不断注入的“氢”能源,正成为引领江苏如皋争当全省“一龙头三先锋”的不竭动能。如皋正以“特色”打造高质量发展“亮色”,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群正加速崛起,引领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首个氢能之都。
 
  “氢”风劲吹,

  崛起特色新能源产业群
 
  9月21日中午,一辆载重7.6吨的物流车停在如皋开发区百应能源新厂区里加“氢”。不远处的装配车间内,十几名工人正忙个不停,每天25台氢能源物流车在这里组装成型。看着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总经理陈融感慨不已,“正是当年走廊里的一次畅谈,让我和如皋开发区结下不解之缘。”
 
  几年前,得知陈融等专家有意将氢燃料研究成果从美国实验室带回国内一线城市发展,如皋市委常委、如皋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专门赶赴一场新能源论坛,并在会场外的走廊里与陈融紧紧握手,以最大诚意打动百应能源落户。目前,百应能源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面达到美国能源部制定的2015年燃料电池技术指标企业,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公交车已投放市场,在国家工信部公告名录上拥有两张“通行证”。今年,随着新投资扩建的厂房投入使用,30KW燃料电池系统的月产能将从500台增加至1500台。
 
  与百应能源同时入驻的,还有深圳陆地方舟--我国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项目在如皋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产值300亿元,有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
 
  “氢”风劲吹,带动一批批国内外新能源车队加速驶进这片热土。目前,如皋开发区已集结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20多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6家,年产能近30万辆,具备年产6000套燃料电池系统能力,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一个千亿级产业群正在快速崛起。
 
  “龙头”昂起,

  小县城赢得国际话语权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被誉为新能源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去年在如皋举办的第二届大会,原定800人的规模,结果从世界各地赶来1200多人,今年报名人数超过2500人。
 
  如皋正逐渐赢得新能源领域国际话语权。2016年,如皋组织召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峰会,承办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受伦敦市政厅邀请代表中国出席国际零碳公交大会。今年上半年,以如皋为主推动“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和“长三角氢经济一体化规划”编制。
 
  一座小县城,何以受到新能源国际大会的青睐?
 
  “醒得早,起得快,走在前”是关键。作为目前全国涉足氢能产业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地区之一,如皋是国内唯一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氢经济示范城市”的城市,唯一将氢经济作为战略优先发展产业并全力推动的城市,唯一的国际氢能和燃料电池协会发起单位城市,唯一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并确立高效推进体制的城市。
 
  开路“先锋”,

  引领构建长三角氢能走廊
 
  “原来氢能就在我们身边!”周末,市民徐培璐参观完如皋开发区氢能规划体验馆后感叹,“烧水做饭、城市照明、交通出行,都能用氢能源,100%无污染,未来城市原来是这样的。”
 
  氢能正在悄然改变当地人的生活,如今,共享汽车、公交车、小货车等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遍布如皋大街小巷。今年上半年,如皋在全国县级市中开通首条氢燃料公交线。“几乎没噪音,空间大,没有尾气污染,感觉非常好。”家住城南街道的市民丁建龙说,他现在上下班都坐氢能源公交。
 
  在如皋开发区益寿路上,一座加氢站格外繁忙。这是神华集团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内首个商用加氢站。最快3年,南通每个县市区将至少拥有1座加氢站。据了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上海市科委、如皋市政府已形成共识,谋划建设以上海、南通为中心,南连浙江、西达鄂皖、北抵山东的“长三角加氢走廊”,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区域化应用。
 
  在这几条走廊上,落户如皋开发区的美国安思卓新能源公司开发的移动式制氢加氢车先行一步。“我们研发的移动式制氢加氢一体机,可以在氢能源车辆通道上实现移动‘加油’,就像空中加油一样,扩大行驶半径。”公司负责人倪海宁介绍,制氢原料是最为普通的水和电,相比煤和化工原料制氢,既方便可得、又环保节能,市场前景看好。
 
  在如皋,氢能正加速走入寻常百姓生活。未来,如皋开发区将崛起一座4.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万的“中国氢能小镇”,目前已入选省特色小镇名录。“氢能将作为保障整个小镇正常运营的主要能源,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