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新能源汽车补贴:保留OR取消?

作者:周伟力 邓莉 发布于:2016-09-20 17:04:43 来源:广州日报

   9月8日,财政部对外公布严重骗补的五家汽车企业名单,5家涉案的企业累计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逾10亿元,所涉及的虚假申报或已申报未完工车辆合计达3500余辆。随后,另外一份更为详尽的骗补名单在汽车业内流传。据悉,被调查的93家汽车企业除21家统计数据为零之外,其余72家均涉嫌不同数量和金额的骗补行为。涉及车辆共计7.63万辆,涉及骗补金额92.7亿元。在尚未点名批评的名单上,甚至有12家“有车无电”的车企。车天下君不禁叹息——这么多企业“骗补”是谁的错?溯本追源,国家大力补贴的出发点是好意,但只怪地方企业“太狡猾”,钻了空子罢了。新能源车补贴到底该保留还是完全取消呢?

新能源汽车5.jpg

 
  正观点:补贴必须有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扶持萌芽阶段,在民间资金和资源匮乏之时,国家及时推出的大力补贴鼓励,企业的确需要!在国家的扶持之下,我们看见,有更多企业还是在“干正事”,积极自主正向研发,并让新能源车在民间的普及获得不错的成绩。数字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36%,增速健康合理。其中纯电动车销售12.2万辆,增长188%;插电混动销售5.7万辆,增长70%。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车正在健康发展,并向快车道迈进。但不能忽视的是,相对于国外成熟企业的技术实力,国内自主企业的整车制造品质和工艺、管理依然不足,持续补贴以助力中国车企提升自身,实现弯道超车很关键。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头正火,若因骗补的丑闻,而取消对企业的补贴并不理性,也会极大打击企业的积极性,让我国的新能源车陷入资金发展困境。因此,反思和提议尤为重要。
 
  除了被曝光的5家企业外,一份更加详细的骗补名单“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也在业内流传,国内大小上百家汽车企业均榜上有名。企业的骗补行为,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因为“游戏规则”把关不严,正影响了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程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指出,骗补的企业利用政策漏洞,低成本造低端电动车,甚至是严重的“有牌无车”,骗取补贴所获得的大笔金额就是利润。正是监控政策上的缺失,才给一些短视的企业可乘之机,变成了骗补“伸手族”。
 
  这种情况也不会再被纵容。被当作典型的涉嫌恶意骗补且情节最为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不仅被财政部取消了中央财政补贴资格,还被工信部取消了整车生产资质,被视为“杀鸡儆猴”之作。这一次骗补行为的曝光和遏制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在“杀鸡儆猴”式的惩戒之后,企业骗补行为必将大幅收敛和遏制。
 
  展望:“补贴继续 监管更严”
 
  在本月初举行的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财政部有关官员表示,财政补贴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培育和发展壮大发挥了重大作用,未来将逐步提高补贴的技术门槛,堵住骗补漏洞,探索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长效机制。可以见得,下一步主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还会继续,并将在财政补贴上审慎设项,严把补贴设项关,在管控和惩戒政策制定上更加科学和符合市场规则。
 
  据悉,国家也正学习国外经验,酝酿“补贴 积分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总体来说,在眼观之下行业整体发展依然向好。对企业来说,骗补不长久,安身立命专心做新能源车才是正道。
 
  反观点:取消是当务之急
 
  根据现行政策,新能源车补贴到2020年才会完全退出市场。尽管国家处罚骗补的决心和力度空前,但在巨大的补贴额面前,仍是会有铤而走险者。从已经公布的五家企业骗补车辆的数量和金额可以算出,一辆客车的国家补贴在30万~50万元之间,一般地方政府与国家标准按照1:1的配套再进行补贴。不难得出生产一辆客车仅补贴一项便高达100万元。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循规蹈矩和走捷径,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外界看起来没两样”,于是骗补便开始蔓延,成为普遍现象,即经济领域常常提及的“劣币驱逐良币”。
 
  有牌无车,车都不用生产,便能申请补贴,这也是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骗补行为。所谓“有牌无车”,车尚未生产出来,牌照已经申请好。车企凭借车牌数量,去申报补贴。补贴申请下来之后,再象征性的生产一定数量以蒙蔽过关。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基于补贴的市场和车型,都是不可持续。只有不依赖外力而能在市场中立足,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生命力。而一位新能源专家提醒,高额补贴并不能解决纯电动车目前的三大难题:充电桩少、充电时间长和续航里程短。电是否是继汽油之后的主要汽车能源,现在仍未有定论。另外,现在的政策补贴实际上是财政扶持,靠纳税人的钱来补贴企业,时间一长也会变成负担。
 
  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量突破35万辆。现在看来,这只是基于大量骗补之上的虚假繁荣。今年,由于补贴政策迟迟不能出台,新能源车被打回原形。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至8月累计销量24.5万辆,距离年初70万辆的目标十分遥远。
 
  借助于清查骗补,直接取消现行针对销售的补贴政策,是当务之急,也是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在此基础上,能制定更加严苛的惩罚措施和退出机制。扶植优秀的企业、淘汰落后的企业。短时间内,会引起市场大幅波动。但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新能源车的规范化发展。
 
  展望:“以罚代奖”
 
  亡羊补牢,修改政策,以便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是有必要的。事实上,政策调整已在进行。今年,不出意外,新能源车补贴较去年有所缩水,幅度在0.5万~1.5万元之间。其中,针对大客车补贴降幅尤为明显。国家正在研究新能源车“碳交易”市场,借鉴国外,充分利用市场力量。该计划在2017年试运行,2018年全面实施。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全新的新能源车标准,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从研发环节进行扶植和支持,而不再是目前的销售和市场环节。根据每个车企年销量和规模,规定新能源车产销量,实施碳交易,再配合积分制,用燃油车补贴新能源车,是目前国际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操作和运营方法仍在摸索完善当中。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