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增长背后有三大隐忧
作者: 发布于:2016-05-18 09:28:52 来源:汽车观察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年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7万台,同比增长135%;销量为2.07万辆,环比增长14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3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6923辆。新能源车表现较强。
而传统汽车只有SUV能达到50%左右的增长,轿车则呈现下滑趋势。
那么,新能源汽车如此高增长,背后埋藏着哪些隐忧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骗补给鼓励政策投下阴影
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政府出台了多项补贴政策。得益于此,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71辆,销量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据了解,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据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新能源市场的补贴总数已超过百亿元。据悉,只要新能源车辆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新能源汽车企业除了中央财政补贴,还能享受地方补贴。高额补贴及尚待完善监督机制,直接催生了大量“骗补者”。
去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相差近7万辆。对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这非常有可能是新能源车企为了骗补而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能压根就没交到消费者手中。
有消息称,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发改委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调查结果将于近期公布。此前不久,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姆西客车”)已成为首家因“骗补”而被报道的车企,由此揭开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光环下的冰山一角。随之,更多车企被疑牵涉其中,更多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而部分上市车企则从政府补贴中获得大笔利润,更有甚者依靠新能源汽车政策利好盘活了“僵尸”产能。
随着骗补调查结果的公示,这对政府补贴政策会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会让下一步的政策制定出现迟滞或者畏首畏尾的局面。
二是各地政策不一致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30万辆,位居世界首位,占比也首次超过1%的临界点,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由市场导入期转为快速成长期。
但是,各地制定的政策却各不相同,包括补贴标准,以及受惠车型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按照国家补贴标准,很多地方政府采取的是1:1的比例对消费者进行补贴,但很多西部省市却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只有国家标准的50%。其中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困难以及环保压力相对较小。
就拿北京和上海来说,两地都属于环保压力和道路交通压力很大的地区,地方补贴跟国家补贴一致,但受惠车型却不一样。北京就把混合动力车型(插电式)排除在免费拍牌的车型之列,而上海却将混合动力车型(插电式)列入了免费获取车牌的车型之列。
但是,上海市还是加大了免费车牌的获取难度。包括针对不同厂商的车型设置了障碍。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