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喜与忧

作者: 发布于:2016-01-29 14:31:31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随着雾霾天气的出现,我国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能耗,节能减排的理念日益为国家以及人们所重视。然而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高耗能、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使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新能源汽车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我国作为汽车大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发展似乎也是势在必得,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喜”与“忧”。

 
  “喜”
 
  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主要城市,以及一些一线城市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人们不得不日益增加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中国现状面临着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浪潮中,中国所起的反作用是令人瞩目的。因此,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推动也是顺应了中国国情的需要。
 
  政府的市场主导与扶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列入国家的重要计划之中,要求提高电动汽车产业化水平。这表明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政府的大幅补贴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也迎来了重大突破,2012年的不足1万辆,到2013年的两万辆,再到2014年的7.4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不过,在中国2300万辆的汽车总销量中,7.4万辆微乎其微。粗略估算,若要实现2020年保有量500万辆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增长率要保持近100%的水平。与过去相比,中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新技术的学习应用和产业化能力,已经产生了本质性的飞跃。不管是在技术工程转化产品、还是在开拓市场的操控水平上,都达到了实现技术创新突破的高度。
 
  互联网浪潮影响
 
  新能源汽车普遍被广大消费者所认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智能化、网络化的认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行动也达到了相当的自觉,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某些技术上也做了大量准备,能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使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新能源汽车融合在一起,有望率先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商化的重大突破。
 
  “忧”
 
  产品过于依赖补贴
 
  由于当前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导致一些车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决策时,更多地考虑如何获取补贴,而非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补贴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面临考验。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但“政策市”特征明显,产业自身的成熟度依然较差,补贴一旦“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将面临严峻考验。
 
  价格以及性能劣势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其价格和性能仍存在较大劣势。虽然有政府的高额补贴,但电动汽车的销售价格与类似性能的燃油汽车相比依然偏高,且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
 
  充电配套服务滞后
 
  充电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这集中体现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充电时间长两个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提升,动力电池供应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 充电服务发展非常滞后,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导致不少消费者怨声连连,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40万辆左右。然而,目前全国已建成的充换电站只有3600座,公共充电桩只有4.9万个,与消费者的充电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充电服务缺口进一步加剧。
 
  政策落实不到位
 
  从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分布状况看来,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少数城市。其它地区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知晓程度仍然较低。用电价格方面,继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电动电动汽车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目前只有十几个城市和地区明确了充电服务价格。据统计,全国消费者知晓程度调查的平均水平仅为54%,由于对新能源汽车方面缺乏了解和客观认识 ,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也有产生一些偏见。
 
  安全问题或爆发
 
  目前保险行业没有一家可以担保电池出现故障可以给你保修、保换。所以如果我们想把新能源市场做好,必须把保险行业以及电池更换等环节的体系做好,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不管是立体车库还是传统停车场,进去是静态的,而电动车进去则需要充电,假如出现充电事故也是非常恐怖的,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充电设施的扩容与安全性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
 
  新能源汽车的喜与忧,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它的生态布局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