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补难 推广乱 新能源车亟待迈过两道坎
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关于消费市场和政策市场的讨论从未停止。其实很难下一个泾渭分明的结论,虽然现阶段来看政策的力量更为主导,但消费者使用环节的安全和便利,必将影响新能源汽车能否大范围普及的关键。
地方补贴差别大迟迟难落袋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2015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060辆,同比增长1.5倍。2015年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59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8780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416辆,同比增长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3330辆,同比增长70%。
客观地讲,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国家 地方的双补贴模式、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新能源车在牌号和管理上大开方便之门。
但目前仍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地方补贴,要么因为缺乏明细的补贴数额,要么因为生产地和销售地不一致,而导致地方保护,最终使得补贴迟迟难以落实。
中国经济网在采访众泰汽车相关领导时,后者颇为无奈地表示:“国家是说话算话的,国家补贴很快就能给到生产企业,但地补却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无法兑现。”当被问及已经获得的“地补”数额,对方苦笑说:几乎没有拿到。
其实类似的情况,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案例报道:宁波是第一批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城市,去年出台了方案,补贴却还没落地。报道称:家住江东的项先生,冲着政策补贴,去年9月买了一辆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买入时,车价为21万元。这辆车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能享受7万元的补贴。可是,宁波的新能源汽车补助的“地补”细则一直没有出台,这辆车也一直没有领到补贴也没有上牌,只能闲置在家。
还有一个案例发生在保定,据燕赵都市网报道:在保定顺捷比亚迪4S店中,正在选车的杨先生表示,他从网上了解到,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很多,今天就特意过来看看比亚迪“秦”这款汽车。顺捷比亚迪4S店的销售顾问表示,目前进店看新能源车的客户非常多,但是真正提车的客户很少,最近一段时间只卖出了2台。客户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主要就是价格,他们销售的比亚迪秦价格约为20万元,而与其配置差不多的汽油车只要10万元。“现在保定客户买车只能享受国家的补贴,大多客户认为不是很划算。”该销售顾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