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自主品牌升级迎挑战

作者:葛胜征 发布于:2008-05-27 16:19:4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报道低端市场一直是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根据地”,但仅仅依靠这有限的市场走向强大仍很艰难,何况合资品牌也不断推出低端车型,有一定积累的自主品牌并没有坐以待毙,在努力提升品质、坚守低端市场的同时,它们也开始研发中高级车型,努力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根据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一季度汽车产销统计数据,前三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45万辆,市场占有率为25.79%,名列第二。而在去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却达到了29.64%,位列国产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榜首,去年全年的市场占有率也超过26%。数据表明,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
  
  自主品牌被阻击

  经过艰难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已经在汽车市场取得一席之地,众多实力强大的合资公司开始将自主品牌乘用车视为重大威胁。但随着竞争深化,自主品牌乘用车主要价格优势逐渐淡化,合资公司靠精品小型车战略蚕食着本属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
  
  今年一季度的其他销售指标也显示出自主品牌乘用车竞争环境的恶化。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三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日系车的销量同比增长33.3%,欧系车销量同比增长23.5%,即使是增幅最小的韩系车,其销量也同比增长13.1%。乘用车一季度销量的总体增幅高达17%。
  
  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还显示,主流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很多车型也呈现出销售下滑趋势。从具体车型到总体销售增长率都全面下降,自主品牌乘用车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
  
  近年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的根基并不牢固。以低成本、低价格、小排量为主的低技术含量竞争特点,很容易被合资企业抓住“命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合资企业开始大举进军小型车市场,并且打出精品小型车招牌,这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来说,打击点无疑是准确的。
  
  虽然价格比自主品牌车型稍高,但凭借更加精致的做工、更加成熟的技术和更加强势的品牌,无疑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再加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合资企业国产化率大幅提升,使自主品牌相对于合资品牌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逐渐减弱。
  
  自主品牌积极应对

  自主品牌向来以坚韧着称,面对严峻市场形势,自主品牌企业已经认识到仅靠低价格策略难以站稳脚跟,它们开始想尽办法进行自救。
  
  首先是潜心来提升品质。进入今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在各种活动中强调最多的就是产品品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说:“长城不造低质、低价车,要造有创新技术的精品小车。长城轿车必须是高起点的全球版本。要彻底改变自主品牌用价格吸引用户眼球的传统做法。”长城还打出“中国长城、世界品质”的口号,以显示自己的信心与决心。同样,奇瑞用启动10万公里连续不间断公开测试的方式,显示其对提升品质的重视。
  
  自主品牌企业对于提升品质的渴求已经落实到行动上,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所展示的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是进军中高级车市场。江淮、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企业已推出中高级车型。长安第一款中级车志翔在北京车展上发布,吉利、奇瑞也将中高级车的推出纳入计划。
  
  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实力不断加强和产品品质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中高级车依旧能靠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吸引消费者。但档次越高的车型,其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强,因此提升品牌也是自主品牌乘用车面临的一大问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