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华晨高层调整 大客户政策暂时未变

作者:葛胜征 发布于:2008-05-21 10:29:4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华晨5月4日对高层领导做出重大人事调整,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而大客户政策暂时未有调整。
  
  据华晨相关负责人证实: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刘志刚将兼任华晨金杯销售公司总经理;原华晨金杯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波,将出任华晨金杯副总裁兼国际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而大客户领导也有调整,王晖出任大客户总监,全权负责大客户销售事宜。
  
  彰显海外雄心业内分析,此次华晨人事调整凸显出华晨对国际国内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图,尤其彰显其在海外市场的雄心。
  
  去年12月26日,华晨汽车整车销售突破30万辆,提前全面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和“十一五”第一个“翻番”目标。
  
  2007年10月30日,“华晨汽车集团中华骏捷俄罗斯KD(散件组装)”项目在沈阳正式签约。华晨汽车将利用俄罗斯依利托集团,提供配套件及装配技术,未来五年向俄罗斯KD出口107589台中华骏捷轿车。这是华晨汽车除2006年底在德签订15.8万辆中华轿车出口协议、2007年3月签订8万辆金杯海狮轻客出口俄罗斯协议、2007年11月15日签订出口南非海狮右舵车27.2万辆之外的又一笔“十万辆级”出口大单,华晨汽车国际化战略步伐越来越快。
  
  华晨汽车早在《自主宣言》中就提出,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在全方位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把国际高端市场作为检验自主品牌品质的试金石,大力拓展欧美俄国际高端市场,使“中华”和“金杯”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为此,由富有营销管理经验的杨波先生出任了国际销售公司总经理。
  
  据悉,杨波曾先后在一汽、一汽-大众、金杯通用等大型汽车企业担任要职,并于2005年8月份被任命为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营销管理经验丰富。他同时还参与了华晨很多重要海外市场重大决策。
  
  刘志刚也历任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并于2005年6月出任华晨金杯总裁职务,是地道的“资深汽车人”,他将为杨波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坚强后盾。
  
  大客户政策未定另外,此次高层调整也波及到大客户管理层,刚刚上任不足3个月的张国胜重新调回售后服务部门,王晖则作为总监重新统管大客户销售。据北京的华晨大客户销售经理透露,大客户政策是否会有调整“一切都未定”。
  
  王晖原是金杯轻型客车的销售总经理,他在任期间,金杯海狮连续6年保持了国产轻型客车销售冠军的纪录。2003年9月,他被调到中华市场部,全盘负责中华轿车的销售。2006年,王晖脱离整车企业被调任集团下属公司出任总经理,之前他曾兼任过一段时间大客户总经理。
  
  另据华晨内部人士透露,华晨领导层变动是“经常和突然的,大家已经见惯不怪”了,“说不定过两天又调回来”。
  
  华晨相关负责人认为,华晨汽车近几年发展迅猛,市场对管理层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由公司总裁刘志刚先生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由具有生产管理经验的金杯股份公司总裁刘鹏程先生出任华晨金杯副总裁,分管生产工厂、计划物流等工作;由刘同富先生出任华晨金杯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及管理创新工作;由原宝马公司的德国籍专家Atzler先生负责华晨金杯生产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
  
  据悉,此前备受业界关注的华晨合资公司第二工厂的相关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同时,华晨将派集团董事赵健携企业部分专业人员和管理团队,加盟南方基地项目,保证华晨“南下战略”的有效推进,确保2008年8月份整车下线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随着华晨高层管理团队的调整到位,通过国际国内“双加强”战略,华晨当前最大任务是开拓各种渠道促进融资,全力向“十一五”期间的第二个目标--“到2010年,实现整车销量50万辆,销售收入800亿元”冲刺。
  
  短  评

  高层调整切忌功利和短视

  在不久前的北京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董事长瓦格纳表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在中国,在未来十年中,全球汽车新兴市场50%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中国。
  
  的确,中国汽车市场20%的平均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本土豪杰都想抓住市场机遇,快速发展。不仅如此,翅膀渐渐硬朗的本土车企也渴望去外面更大的舞台展示风采。而这都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去执行落实,另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车企对高层的期望短期而功利,希望领导上任马上就立竿见影,而未达预期,则又立刻失望,对其进行重新调整。
  
  于是,车企从去年以来,高层走马换将风潮不断,这既表现出车企对汽车市场的灵活应变,也体现了个别企业急噪和功利。
  
  综观去年以来一直到今年前4月的车企高层调整,以合资企业对外方高层调整为主。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让国际汽车巨头不得不快速调整管理层,以适应最新的市场形势。值得注意的是,外方的每次调整,大都进一步加大了外方在合资企业的话语权,中方越来越“弱势”,引起业界关注和相关部门不满。中方也不断通过对引进车型、价格定位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对来说,本土车企高层的调整大都与业绩挂钩,业绩好则留,不好则去。当然也有业绩好而仕的例子,比如一汽竺延风离开车企任吉林副省长、成为继东风苗圩任武汉市委书记后的第二位从政的车企高层。这不仅反映了车企高层的巨大影响,更反映出政府管理层希望把汽车高速增长的经验复制到其他行业的意图。
  
  但对于不少本土企业来说,往往单纯以业绩定输赢,频繁临阵换帅,这其实不利于企业整体策略的长远发展落实。汽车企业毕竟不同于一支足球队,换个教练有可能立竿见影,汽车是资金、技术、人才都密集的产业,需要历史积淀和研发实力及活力,不是单纯的换个领导就能解决问题的。
  
  因此,车企换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策略,切忌急功近利。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