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车:功利主义的胜者
今年上半年,度过了寒冰季的中国车市,呈现出一派令人意外的热闹景象,“回暖”的脚步在一片期盼声中姗姗来迟。但即使面对同样的繁荣、同样的回暖,对于混迹车市的芸芸众“企”来说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既有大踏步前进、利润令人艳羡的也有做自由落体运动轰然坠落的。若按照车系来划分的话,那么日韩车的崛起,欧系车的堕落则完全可以被认为是这两极的真实写照。
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日韩系汽车涨势迅猛。日韩系在华合资企业销量累计已经超过了41万辆,大众、标致雪铁龙、福特、通用的合资企业总共加起来,也不过近48万辆。这一切说明了日韩车系在中国车市中地位的攀升、势力范围的扩大以及对整个车市格局的强烈冲击。
与大众等早已进军中国市场的欧系汽车企业相比,近来崛起的这些日韩企业可以说是资历尚浅,那么是什么促使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渗透入中国车市并席掠了“老资历”的疆土呢?
笔者认为,是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的“功利主义”帮助他们抓住了中国消费者虚荣而功利的消费心理。在中国大地上,任何对车略有了解的人都知晓以德系车为代表的欧系车皮实耐用,但真正到了自己要掏银子买车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又往往被那些外表鲜亮、“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其他车型所吸引。韩系车大打价格牌,有的仅去年一年就进行了四次降价,而且每次降价都在万元左右,如此之实惠怎会不让中国消费者心动呢?想想,甭管质量、性能如何,单单用低档车的价格享受高档车的感觉这一点,就值得“好面子”的消费者趋之若鹜。
而与韩日车系“最大化的满足市场需求”的心态不同,欧系车却依然盘桓在自己创造的汽车理念中,拉不下面子,不会用低姿态去迎合市场。德国车以做学问的严谨态度来做汽车,执拗地坚持汽车是一种精细的机械,他们可以把整车分解为一个个毫无瑕疵的部件,但却忽视了市场的喧嚣与嘈杂。法国车承继了法国人的浪漫与艺术,他们注重的是汽车的创造性及人文契合性,因为他们相信汽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但事实上,法国车真正得到中国消费者认可的还是那款毫无创意的“神龙富康”,道理很简单——中国普通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实惠与实用,“阳春白雪”永远不属于一个浸泡在商业中的市场。
日韩车崛起了,欧系车被排挤了。这一切也许都是必然,因为两者的经营理念不同。至少在目前,日韩车的“功利主义”号中了中国消费者的脉。
-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机电设备、数控车床更正公告
- 鄢陵县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采购银川市行政中心2016年维修改造项目---屋面防水及地上停车场、直燃机烟道维修改造公开招标更正公告2号
- 衡水市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 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管网、停车场铺装及绿化工程变更公告
-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电动巡逻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市售车用油品及添加剂质量专项抽查政府采购项目第三包:市售油品质量摸底更正公告
- 江西恒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东湖区大院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纯电动封闭式道路清扫车采购项目【项目编号:JXHXZB2016-004-04】第二次竞争性谈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