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先降价未必是赢家

作者:管学军 发布于:2004-12-20 11:23:2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价格战始于劣势品牌

  今年的价格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越是市场份额小的企业,越是价格战的首先发起者。因为今年的市场增长率已经明显低于去年,而厂家的销售计划大多是根据去年的增长率来制定的。要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把市场做大,自己和竞争对手同时获得利益;另一条途径就是挤压竞争对手的份额。

  越是市场份额小的企业越需要迅速扩大销量,以降低刚刚建厂或者新产品刚刚投产的成本压力。但由于产品少,产品变化的范围小,面对强大对手时,挤压对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降价。

  先降价未必是赢家

  今年是中国轿车企业经历的最严峻的市场竞争局面,在降价的强大声浪中,厂家往往降价过猛。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汽车价格以外的服务的需求差异,细分市场的错位将使整体定位出现错位,结果将遭受原有竞争群体和新的竞争群体的双重打压,而且多数竞争对手都是后发制人。最终,先降价者的境况往往还不如后降者,甚至不如不降价。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小品牌几乎没有降价,其销售情况并没有恶化,而且随着大盘的波动走势平稳。

  不会出现价格同盟

  中国轿车市场不仅不存在垄断,而且是处于混战状态。在这种混战状态中,企业连销售数据都无法进行全面交流,多个企业间想在价格策略上建立互信,乃至建立共同的价格同盟是完全不可能的。价格同盟是一种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松散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的只有良心上的制约,而且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的价格同盟,中国也不例外。

  其次,市场是一体的,没有一个消费层面可以独立存在,任何一个消费层面的价格波动都可能影响大盘的动向。换句话讲,即便一个消费层面上的两三家企业达成了默契,其他消费层面的降价行为也会很快摧垮这种默契。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