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七问”读懂《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作者: 发布于:2017-05-10 13:46:05 来源:中国工业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装〔2017〕53号,以下简称《规划》)。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负责同志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一、为什么要制定《规划》?
 
  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自2009年起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产销突破2800万辆,其中,中国品牌汽车超过1400万辆,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在某些细分市场已经能够和国际一线品牌同台竞争。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产销量超过50万辆,累计推广量超过100万辆,全球占比均超过50%。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部分企业主动布局,具备辅助驾驶功能和网联化特征的汽车产品规模化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等,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
 
  综合来看,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出现深刻变化,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要求我们在认真评估汽车工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未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有关方面的中长期工作明确发展思路、规划目标和政策导向,形成《规划》文件,为推进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发展提供指导。
 
  二、《规划》制定过程是怎样的?
 
  2016年初,我部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主要过程如下:
 
  一是开展充分论证。组织行业开展市场预测、未来产业生态、行业管理改革、培育龙头企业、创新体系、国际化发展等6个专题研究,在深入分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初稿。二是进行深入调研。组织召开了4次专题研讨会,听取政府部门、国家智库、行业组织、重点高校、骨干企业等的意见。同时,还访谈行业专家近20人次,调研华为、蔚来汽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信息通信和互联网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
 
  三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16年5月书面征求了财政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5个部门和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汽协会、中汽学会等4个单位意见。以分片区座谈会形式听取各省(区、市)汽车工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9月3日,我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行业专家意见。9月12日,我部第12次部长办公会对《规划》(草案)进行了审议。之后,又对《规划》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上报国务院审定。
 
  经国务院同意,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规划》。
 
  三、《规划》的主要亮点是什么?
 
  一是统一了行业思想、凝聚了产业共识。
 
  二是确定了“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的总目标。
 
  四、《规划》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核心要义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上主要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具体讲,可用“一六六八”四个数字概括:一个总目标、六个细分目标、六项重点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
 
  ——“一”个总目标即建设汽车强国,“力争经过十年努力,迈入汽车强国行列”。
 
  ——“六”个细分目标是汽车强国的细化考量指标。《规划》对应提出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发展、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三个目标。此外,提出了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等三个目标。以上目标具体到关键量化指标是:
 
  一是培育国际大企业集团,到2020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培育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掌握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品牌认可度、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若干家中国汽车品牌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中国品牌汽车实现全球化布局;
 
  三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其中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2020年和2025年分别降到5.0升/百公里、4.0升/百公里,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逐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项重点任务围绕六个目标提出,是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一是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二是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三是突破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五是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六是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发展能力。
 
  ——“八”项重点工程是六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八项重点工程分别对应于六项任务,分别是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关键零部件重点突破工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应用工程、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工程、先进节能环保汽车技术提升工程、“汽车+”跨界融合工程、汽车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海外发展工程。
 
  五、《规划》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怎么考虑的?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自2009年起步,2012年前共推广应用1.7万辆,2013~2014年推广应用10.1万辆,2015年跃升至37.9万辆,2016年生产51.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底,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20瓦时/公斤、价格1.5元/瓦时,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纯电动汽车主流车型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大幅提升,已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2016年,比亚迪、吉利、北汽等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名。新能源客车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已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并实现了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携同“走出去”。
 
  应该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具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的良好基础。
 
  六、《规划》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是如何考虑和部署的?
 
  我们把具有人工智能和网络互联特征的汽车称为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代表性的产品就是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各汽车工业强国都已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长远规划或行动计划,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从顶层设计、标准法规制定、试点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鉴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具有创新要求高、发展空间广、领域跨度大的特征,下一步应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跨产业、跨部门合作,形成发展合力。一是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建立跨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攻克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传感器、控制芯片、车载通信、操作系统等产业链薄弱环节。二是协调制定相关标准法规,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道路行驶的法律法规。三是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多行业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交互平台。四是加快网络信息安全和车辆行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严防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风险。
 
  七、《规划》是如何看待未来汽车产业生态和产业发展新形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突破,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消费趋势、制造过程、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汽车的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在深度改革。汽车产品将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乘员、车辆、货物、运营平台与基础设施等日益实现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汽车生产方式向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产业上下游关系更加紧密,生产资源实现全球高效配置,研发制造效率大幅提升,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成为重要趋势。
 
  ——其次,个性化、体验化、社交化等新兴需求快速兴起,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与汽车的深度融合,使得安全驾乘、便捷出行、移动办公、本地服务、娱乐休闲等需求充分释放,新的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价值链持续延伸。用户体验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
 
  ——其三,全球的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汽车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产业升级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提速。产业边界渐趋模糊,互联网、社会资本等造车新势力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竞合交融发展,汽车产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发生深刻变化。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