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十三五”中国汽车靠什么提升核心竞争力

作者: 发布于:2016-08-01 11:02:09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一、绿色化和智能化是汽车工业两大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以及技术创新出现新模式的“三面夹击”,而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优势、发展中国家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也在“双向挤压”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此严峻形势下,扩能式规模膨胀的粗放发展难以为继,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低碳化绿色制造,和以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汽车工业4.0为代表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1. 绿色发展是我国汽车业未来方向。
 
  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汽车业的重要前进方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而在近日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更是多次提到汽车业的绿色发展问题,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水平。由此可见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各种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争论中逐步走向成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33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十三五”期间,汽车工业将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制造。
 
  据调查,我国70%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建立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率管理体系,铅、镉等有害物质含量的达标率约90%,可回收利用率达90%左右。但行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有害物质使用管理仅相当于欧洲2008年的管理水平,使得我国汽车产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在意识到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后,国家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展开部署。工信部正着手推进生态设计、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加强过程污染控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与加强乘用车燃料消耗管理等五项重点工作。
 
  2. 智能化是全球汽车业重要发展趋势。
 
  汽车工业智能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二是汽车产品性能的智能化。
 
  汽车生产的智能化实际包含了“智”和“能”两个层面的内容。“智”是智慧,即机器像人一样能够感知、记忆、判断和决策,实现人类智慧在机器上的最大延伸;“能”指执行能力,是机器“智慧”的有效执行,使机器的能力达到最大化的拓展。只有机器的“智”与“能”有效结合,才能共同实现智能制造。同时,大数据将成为工业4.0的核心与基础。海量、有效的数据将成为互联、互动的“血液”,使智能制造成为动力强劲的机体,不断创造出消费者高度认可的个性化产品。生产智能化将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效率,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核心的汽车制造,其本质在于关注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人工成本、更快的上市时间以及更多的个性化产品。
 
  汽车产品智能化是指汽车具备智能化与共享化的特点,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友好人车交互界面的新兴汽车。在现实应用中,智能汽车包含智能驾驶、生活服务、安全防护、位置服务以及用车服务五大功能。如今,越来越多汽车企业选择与互联网企业携手共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进军汽车行业。“十三五”期间,汽车工业和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将推动智能汽车的创新发展,使传统汽车产业走向智能汽车时代。
 
  二、“十三五”汽车工业将呈现三大转变
 
  “十三五”期间,汽车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笔者认为,汽车工业将呈现三大转变。
 
  1. 由追求数量向提质增效转变。
 
  无论从市场增量看,还是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十三五”期间,在年均增速相对缓慢的情况下,产业内的结构调整将成为重要特征。汽车工业需由依靠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向依靠智力、技术投入转变,潜心提高产品水平、质量,变革生产、经营方式,通过供给侧改革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2. 由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变。
 
  随着增速放缓,车市将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未来汽车工业会越来越依靠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汽车产业盈利模式向服务业转变的趋势愈加明显,利润将从前端的新车销售向后端的后市场、二手车以及汽车金融服务转移。汽车工业应顺应新常态的变化,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用全新的思维方式主动拥抱互联网,从单纯做产品的“硬件经济”,转变为做生态圈的“生态经济”。同时,抓住现代汽车服务业的发展机会,构建稳定的、能够支撑中国品牌汽车持续发展的价值链的盈利模式。
 
  3. 由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向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
 
  “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庞大的国内产能必须依靠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来化解和释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战略机遇。中国汽车工业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资源,立足两个市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汽车工业要加强战略设计,统筹“走出去”规划,加快“走出去”的能力建设,将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有效结合,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汽车工业应从贸易型为主,向有目标、有体系、有资源保障的“走出去”战略转变,培养海外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汽车工业提升竞争力的四种途径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仍面临不少问题,如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仍被跨国公司所主导,在低端市场也受到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挤压;中国品牌起步较晚,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需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创新、品质品牌双提升及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法不断提升竞争力。
 
  1. 推动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企业实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已形成较完整的生产与配套体系,汽车产业链也逐渐完整。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相对饱和,汽车生产竞争更多依赖产品性能与技术内涵,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容包括:从车辆前期研发设计、零部件的加工生产、整车组装下线,到中期跟踪销售、使用维护,再到生命末期的报废回收等各阶段车辆的全部信息。贯穿全生命周期,对车辆的管理涉及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与生产相关的整车厂家、与销售相关的4S店和二手车企业,到与租赁和贷款相关的租赁公司、与保险相关的保险公司,以及与维修报废相关的维修企业、报废回收公司等。可以预见,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对车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既能保障车辆本身正常运行,也能使车辆的有效生命得以延伸,还能对企业的资源管理和配置进行协调统一,提升企业实力。
 
  2. 坚持协同创新,加速核心技术的突破。
 
  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新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汽车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占中国GDP的10%左右。然而,中国距离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在技术研发、标准法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汽车工业也需要通过协同创新,加快实现传统汽车材料的突破;解决当前零部件、元器件发展瓶颈,降低进口依赖度;形成汽车强国的基础工艺,实现工艺突破,以支撑下一代汽车的发展;力争在节能环保、轻量化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先进有效、统一协调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推进企业标准体系和标准自主化建设。
 
  3. 弘扬“工匠精神”,推进“品质革命”。
 
  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汽车产品,都是先突破品质关才获得市场认可。当前,产品质量和品牌接受度是中国品牌汽车与跨国汽车公司竞争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发展,亟需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汽车企业要去除浮躁思想,不应抱着侥幸心理寻求发展捷径,而应该沉下心来做品质,通过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实现品质的超越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以质量持续提升和改善,不断增强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品质信任度和品牌认可度。
 
  4. 强化国际化理念,“请进来”与“走出去”平衡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业需强化国际化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从合资造车向合资开发转变,推动从“请进来”为主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平衡发展,充分运用全球科技和智力资源,强化高端市场的自主创新。同时,大力推进以项目为主导的联合开发,促进形成以利益共享为基础和产学研用为特征的国际化战略联盟,以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此外,还需加快在战略性市场的产品、产业、营销网络布局,以支撑海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车企在发展中,要努力提高利用全球资源形成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价值提升,以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全球化发展水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