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汽车“中国化”减配成风 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是根本

作者: 发布于:2015-04-15 11:54:43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今年2月2日,一汽-大众开始在中国召回受到“断轴门”影响的56万多辆新速腾轿车,然而40天过去仅召回了52%问题批次车辆。据了解,大量消费者通过消协和法律途径维权,对大众“打补丁”式的召回方案表示不满意、不放心。

 
  业内人士表示,大众将不成熟但更省钱的技术配置引进中国,透出大众在国内外的“双重标准”。“断轴门”事件仅是冰山一角,一些跨国车企在中国为了获得更大利润,对同品牌中国版车型进行低配或减配,特别是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安全配置上做文章。
 
  日前,权威机构的一项调查引起了公众更多的的关注。结果显示,一汽-大众新宝来车尾省掉了防撞钢梁,使用泡沫来代替,而北京现代朗动和东风悦达起亚K3的车尾防撞钢梁是工程塑料的材质。
 
  其实,一汽-大众新宝来并不是唯一一款没有安装车尾防撞钢梁的汽车。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的质量投诉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至今,东风日产轩逸、东风风神、东风日产骐达、东风日产阳光、东风日产骊威、东风日产逍客、长安福特嘉年华、一汽-大众捷达、一汽-大众速腾、上海大众桑塔纳都存在未安装防撞钢梁的投诉。而东风日产轩逸、逍客、骐达等车型直接省掉了后防撞梁,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类似“泡沫”的东西。对此相关行业专家表示,一旦发生碰撞没有防撞梁后果将会很严重。
 
  汽车减配别向安全开刀 降低成本也要保质
 
  截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路况复杂,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交通事故中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敲响了警钟。
 
  近一两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惨烈,车企普遍打起价格战。价格战降低了消费者的买车门槛,汽车需求量暴增,从而带火销量。但是随着原材料及人力成本等不断提高,企业不得不通过减配来维持收支,结果汽车安全性能也大打折扣。
 
  在C-NCAP的碰撞中,一些合资车型外观大气空间大,但是碰撞结果却令人不甚满意。C-NCAP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曾表示,国产合资车型的质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国内许多合资车都可以在欧洲市场找到原型,而它们在参加欧洲国家碰撞试验时取得的成绩要比中国制造的合资车在参加更低难度C-NCAP碰撞试验的成绩好得多,这表明,合资车在安全性上离纯粹的进口车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通过相关渠道调查研究发现,对于一些无所谓安全的仪表板背景灯明暗调节、前门门灯、中央扶手处12V电源、后门烟灰缸、制动双闪等配置,消费者可以不追究,但是关键的安全性配置比如钢板材质、安全气囊、ESP、ABS、车内线束等不得不成为关注的焦点。
 
  从一些官方数据中可以看出,日韩系车辆综合购买指数明显低于德系,但就某销量出众的德系车型,在国内合资后,一些应有的ESP、安全气囊等配置还是被无情的削减。对此行业专家表示:防撞钢梁、焊接工艺和安全气囊都在安全事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车辆减配不应涉及这些方面。
 
  有专家认为,为了提高销售而一味降低成本的做法,无疑将给汽车的安全性打上问号,企业如何平衡这个关系除了企业自身的权衡还需有法可依,降价不应拿减配开刀。
 
  国内标准过低令人担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合资品牌轿车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77%,中国市场成为很多跨国车企的最大利润来源。
 
  跨国车企在中国利润快速增长,为何不能将安全技术标准相应提高?资深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对安全配置的减配,其中有迎合中国消费者更喜欢高档内饰而不太重视安全的原因,但技术标准过低是一个客观原因。
 
  ——对车身稳定系统、头部气帘等主要安全配置没有明确要求,成为跨国车企最大的减配空间。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都强制要求汽车安装ESP等车身稳定系统,以及头部气帘。但在国内,2012年修改后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这些配置没有作出明确要求。
 
  一位车企人士表示,如果中国也能像欧美一样实施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头部气帘等强制标准,汽车制造商每辆车可能仅增加2000元的采购成本。
 
  ——对汽车轮胎安全标准较低,豪华车身下是一双“烂鞋”。某合资品牌的一款MPV车型售价十几万元,轮胎速度级别仅为最高时速为190km的T级。
 
  “T级轮胎一般都是3万元的小面包车使用。”车企负责人表示,“其看似远高于国内高速公路时速120km的最高限速,但如果夏天路面温度过高,这个级别的轮胎可能将面临爆胎的危险。”
 
  据了解,目前《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仅要求“机动车所装轮胎的速度级别不应低于该车最大设计车速的要求”,不仅一些中低端车型使用T级轮胎,一些中高端品牌也悄无声息地将“马牌”“米其林”轮胎换成中低端品牌。
 
  ——对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无硬性规定,安全带配置悄悄打折扣。目前《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应至少有一个座椅配置符合规定的ISOFIX儿童座椅固定装置,或至少有一个后排座椅能使用汽车安全带有效固定儿童座椅。
 
  专家解读表示,这条规定的后半句意味着,如果没有专门儿童座椅固定装置的汽车,但是只要能把它绑在车座上,在中国也能上路。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2年现行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出台前,车企在中国一贯对一些安全配置采取低配甚至不配的态度,以至于目前的相关标准制定“迁就”了车企的低配置。另外,除国内标准涉及的汽车技术配置外,像车辆油箱等零部件目前仍然没有技术标准,也成为车企减配的一大空间。
 
  业内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据汽车投诉网统计,2014年从车主们投诉的情况来看,减配被分为两种,一种是汽车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减配,一种是4S店私自减配。而厂家更换配置的原因一般有三种,1、恶性价格战导致厂商被迫减配压缩成本。2、随着国内技术的日趋成熟,国产配件取代了进口配件,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都会下降;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配置并不适合中国路况,为了与整车更好地匹配从而更换配置。统计显示,一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减配,个别车型甚至打起了防撞钢梁、安全气囊以及车内阻燃材料的主意,这使车辆在发生事故的过程中,危险几率大大增加。
 
  据了解,大多数欧美国家都强制要求汽车安装ESP等车身稳定系统,以及头部气帘等安全配置。但在国内,2012年修改后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这些配置没有做出明确要求。
 
  对此业内专家呼吁,中国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汽车知识匮乏,大都是厂家出什么车就买什么车,加之现在各大汽车厂商大肆的广告与公关,消费者跟风也就在所难免,要想让消费者认清减配的危害,在短期内比较难,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才是最好的保障。
 
  结语
 
  一年前,习主席在北师大说的“去中国化”成了舆论热点,大家都在关注教育改革领域的中国文化传承。其实,“去中国化”在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业内多年的热点话题,笔者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汽车行业的“中国化”,多剖析国外车企针对中国市场的减配原因,少买或坚决不买那些安全减配的汽车产品。同时,我们也要呼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能重视汽车行业内的这类“中国化”,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杜绝事关国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汽车相关领域的“中国化”减配。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