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一位特型长相酷似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员走红演艺界。肖基国长相颇似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两人都有黝黑的肤色,肖基国还说他的生日和奥巴马只差一天。此外,他们还有相同的血型。肖基国模仿奥巴马惟妙惟肖,有时候甚至还会受邀出席一些搞笑活动,并用自己发明的,谁都听不懂的“英文”发表演讲。小编就禁不住猜想,不知道真正的美国总统看了心里会产生多大的阴影。不过这好像并不足为奇,据小编所知,在车系庞杂的汽车界,长相类似的大有车在,比如下面几款。
丰田Scion iA与马自达2
2015年5月,丰田与马自达发布宣言称,双方将在环保、安全技术、商用车,以及采购方面展开合作。根据公开的信息,此前两家公司已有不少“交集”,比如丰田的小型车从2014年开始在马自达墨西哥工厂生产。
形势大好的车企向销量不佳的制造商租借生产场地,这本再寻常不过,然而,近日亮相的丰田Scion iA却预示合作中其他的可能早已展开。
丰田Scion iA与马自达2
Scion iA是Scion品牌推出的首款三厢小轿车,将在马自达墨西哥工厂制造。它六边形“大嘴”前脸完全遵循了丰田当下的Keen Look设计语特征,但当人们的视线向后转移,却发现车身线条、后部造型与夸张风格的车头并不那么搭配,再看竟有几分似曾相识,与新一代马自达2三厢版几乎一模一样。
过去几年中,马自达的魂动设计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功,让这个主打运动的小众汽车品牌具备了几分高端感。新马2的腰线贯穿车身,与车侧的曲面以及后翘式尾部设计相配合,给人以柔美并不失运动之感。Scion iA完全拷贝了这种设计理念,但忽视了整车的协调性。
事实上,“贴牌”现象在汽车业并不鲜见,从节省成本、促进销量角度考虑不失为明智之举。只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制造商间即便有技术合作,也尽量避免造型上的相似,除非是丰田、大众等在集团化运行下,旗下各品牌的相互“借鉴”。
林肯Continental和宾利飞驰
今年春天,当林肯亮相了预示未来设计方向的全尺寸旗舰概念车Continental后,时任宾利设计总监吕克·东克沃尔克(Luc Donckerwolke)便在林肯设计总监大卫?伍德豪斯(David Woodhouse)的Facebook账号上留言:“你是不是想让我们把产品模具送给你?”
林肯Continental和宾利飞驰
这是在讽刺林肯Continental对宾利飞驰造型的抄袭。从外形上看,两款车的侧面轮廓确实存在相似之处。
[!--empirenews.page--]
日产Titan和福特F-150
今年初,日产皮卡Titan终于在时隔11年后发布了新一代车型,外观方面,它从头灯形状到车窗轮廓,再到进气格栅的水平横杠设计思路都来自F-150。
日产Titan和福特F-150
有人开玩笑说,Titan完全可以改名为福特皮卡N-150。不过,或许是因为对之前的各种“借鉴”有些心虚,对此福特几乎没有任何公开评论。
看完这些酷似双胞胎的车型,相信你就不会再为中国版奥巴马而吃惊了!汽车界的撞脸,设计界往往将前一个形容为“向经典致敬”,后一个则被称为“抄袭”。与这些相似设计相类比,中国汽车工业的“山寨”现象则是另外一个话题。小编总结了几条汽车造型相似的原因,相信能解决你的疑惑。
一、不同品牌间合作产生的“贴牌”,以节省成本、快速提升销量为主要目的。
二、汽车制造商集团运营战略下,各子品牌间的相互借鉴,比如丰田、大众等,同样以节省成本为目的。
三、自身能力所限,山寨其他品牌,这种现象曾一度在中国汽车工业中颇为普遍。
四、消费者审美由外来品牌塑造,本土公司不得不向其“看齐”,中国汽车当下对极光的各种模仿便是典型一例。
五、空气动力学对减小阻力的追求和安全碰撞法规的日渐严苛让一些设计细节“殊途同归”。
六、为品牌DNA制定特性时向其他品牌设计靠拢,比如林肯 Continental概念车对宾利飞驰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