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继5月份、6月份的双跌之后,7月份我国车市产销又同比分别下跌达11.8%和7.1%。而中国车市的上一次月度产销三连降则要追溯到2008年11月—2009年1月。综合今年前7个月来看,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也仅实现0.8%和0.4%。
一汽丰田总经理姜君致辞
其实,中国车市增速的回落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在意料之中。然而回落如此之快,甚至出现负增长还是有些让人“始料未及”。就在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明确将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的预期目标由年初确定的7%左右大幅下调至3%。
“汽车市场正走进微增长时代,行业格局必将发生巨大变化。”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君认为,此前十几年,由中国私家车市场启动、国家刺激政策所引发的中国车市急速膨胀期已经一去不复返,而未来五年将是“考验所有车企应变能力的五年”。
中国车市正在构建的新格局将如何区别于以往?新格局下,车企的机遇和挑战何在?车企又该如何应变?在姜君看来,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任何一家车企都需要认真思考并尽早做出谋划的。
[!--empirenews.page--]
谋局汽车产业新变化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车市增速下滑?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看来,乃多重因素叠加所致,其中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工业整体运行放缓、管理审核机构把控趋于更加严格、各地的限购限行关系密切。
“还应该看到,全球经济总体依然疲软与国内的联动作用;另一方面,此前股市的快速上涨吸纳大量现金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姜君讲到。
正是基于对中国车市发展前景和市场走势的理性预判,面对去年中国车市销量同比6.8%的增长,在年初很多机构预测今年增幅为7%左右时,一汽丰田发布的年度销量目标为61万辆,同比增幅目标仅为4%。
谈及仍处塑形阶段的中国车市新格局,姜君认为其中的一些显著特征值得注意。
一方面,新格局下,中国车市的增速将维持在微增长状态,但增量依然可观。姜君认为,增速下降不可避免,但考虑到中国车市的巨大体量,以及伴随城镇化推进,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车市将保持可观的增量,但车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市场增长点将迥异于此前的爆炸增长期。源于我国一二线车市的趋于饱和,各地限行、限购政策的影响,以及汽车消费人群年龄结构、消费需求、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车市的未来增长点将主要体现在三线及以下城镇,消费人群将更为年轻化,需求更加个性化。”
“显然,机会是不会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的,车企需要适应新的市场格局,需要学会更加细心地去把握市场,主动出击。”姜君告诉本刊记者,车市发展阶段的转变意味着真正考验车企应变能力的时候到了。
“应变能力包括及时精准定位消费人群,并将产品导入消费者需求的应变能力,也包括营销思路和售后服务的‘随时应变’。”业内人士讲到,车企未来还须根据市场动向及时作出科学迅速的反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开展精准营销。
“车企只有做出了准确判断,找到、找准消费者,才能够在新格局下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包括一汽丰田在内的一些企业其实都已意识到,重视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做好基本功,提高小型车、紧凑SUV等车型面向新目标群体的沟通、营销能力将是未来几年的关键。”姜君坦言,未来几年,汽车人将会对“机遇和挑战并存”有更为深刻的切身体会。
节能减排产品的春天
在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面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伴随国家和社会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我国节能减排产品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其市场境况可谓“势如破竹”,与汽车整体市场境况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今年前7个月,尽管车市总体表现平平,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却产销两旺——生产95530辆,销售89549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6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294辆和55180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236辆和34369辆,同比增长2.2倍和2.1倍。
[!--empirenews.page--]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未来依然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成本、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短板还有待进一步破解。“目前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补贴的推动,而任何产业的外部输血式发展都具有不可持续性。”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尼尔森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者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也提到,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与优惠政策关联密切,并且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以及维修点少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三个最主要障碍。
此外,姜君则认为,目前市场上所讲的新能源车其实即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唯一发展方向”。
在姜君的理解中,推广节能减排产品的目的不外乎两点:缓解化石能源短缺,或寻找替代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以此目的为导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其实完全可以走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多元化路线”。而从技术成熟度、成本、使用习惯和方式等角度综合考量,拥有“不需充电,省钱可靠,节能环保”等特点的双擎混动汽车是一种良好的现实性选择。
姜君介绍,丰田汽车在投入大量资源,做了大量研发、实验、比较之后,最终选择发展双擎混动汽车。以卡罗拉混动为例,在保持现有驾驶者使用习惯的基础上,既能减少污染,又能节约能源,其性能比传统汽车能耗减少40%以上。
“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双擎混动汽车依然是最容易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同时又能起到节能环保效果的产品。”姜君告诉本刊记者,节能减排产品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而丰田也已开放混合动力的部分专利,相信国内双擎混动汽车将有机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应用空间。
拥抱“互联网+”
“许多业内人士喜欢用‘颠覆、甚至是革命’等词汇来形容‘互联网+’的热潮对传统汽车企业的冲击。我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没有这种迹象。”谈及“互联网+”将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姜君告诉本刊记者,“互联网+”不是在颠覆汽车产业,而是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汽车产业运行效率,并且这种优化体现在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后期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
“不论是新进入者,还是既有的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带来的深刻变革,以信息经济的理念和积极的行动迎接信息经济时代努力抢占竞争的先机。”在日前召开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就直言,如果车企对“互联网+”“缺乏敏感,或刻意抵制的行业主导者,很有可能有一天如地震中的大厦一样轰然倒塌,或如温水煮青蛙般地逐渐失去再生能力和活力”。
而在姜君的理解中,是否能够及时认识到“互联网+”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去拥抱“互联网+”“本身就是车企发挥应变能力,适应车市新格局的体现”。
据了解,作为一家汽车销售型公司,一汽丰田与“互联网+”的接触开始于营销领域。一汽丰田此前提出并实施了企业“年轻化战略”,将产品线年轻化、营销年轻化以及企业自身年轻化作为三个重要内容。其中营销年轻化是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更接地气。
正是在“年轻化战略”和创新营销理念指引下,一汽丰田开始触“电”营销,即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尝试互联网、移动终端销售新模式。这里有一些数字:今年3月“约惠春天”网络购车节实现线上订单9951台;今年的66购车节,5天实现线上订单25631台;7月10日,一汽丰田天猫旗舰店开业。
“一汽丰田在互联网营销方面还刚刚起步,今后我们将继续顺应互联网新局势,在互联网营销方面进行更加积极有效的探索。”姜君还告诉本刊记者,一汽丰田今后也将加强对销售网络的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等,从而应用于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