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今年中国移动出行用户将达这个数

赛迪网 艾媒 2015-08-07 09:35:53

近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移动出行市场开始从出租车打车市场向出行各个领域快速渗透,包括专车、拼车等,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渗透速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达到2.11亿人,2015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将达2.69亿人,同比增长为27.5%。2015上半年,中国移动打车应用(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用户叫车频率在每周三次或以上的占比为22.4%;每周1-2次的用户占比为19.9%。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

2015中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

2015中国移动出行用户打车频率

在中国手机网民对于移动出行应用的满意度方面,54.7%的用户认为当前移动打车应用整体表现良好,但仍有提升空间。认为移动出行体验很差的用户,占比仅为0.7%。

[!--empirenews.page--]

2015年上半年,有63.9%的中国手机网民表示知道专车服务;有75.2%的受访手机网民表示愿意使用移动专车服务。70.5%受访手机网民认为司机服务好是其选择移动专车服务的主要原因,63.5%的手机网民则对专车的环境表示认可。

中国移动拼车用户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通勤以及即时出行,两者分别占比36.5%和29.8%。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由于移动拼车的特性,当前用户最主要的使用场景为如上下班通勤等相对固定的线路。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

2015中国移动出行用户打车满意度

38.6%的中国手机网民选择移动拼车服务因为其价格便宜,22.5%的用户则认为能融合社交是其使用拼车服务的主要原因。

[!--empirenews.page--]

艾媒咨询认为,移动互联网作为革命性的力量正在改变中国出行市场。移动出行市场开始于出租车打车市场,目前已经开始向出行各个领域快速渗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渗透速度。“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可能性。以专车、拼车等为主要形态的出行共享经济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虽然在变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拦,但整体来看,这种趋势势不可挡。随着平台的资源进一步整合,移动出行行业监管规范的出台,移动出行生态圈得到完善,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与智能交通的完美结合。

相对其他细分领域,拼车和代驾市场或将掀起下一波热潮。拼车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用户争夺战已经打响。而在资本驱动下,实力较弱的拼车软件将逐渐退出市场。在目前中国代驾市场中,大多集中于酒后代驾,其他细分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滴滴开始进入代驾市场,代驾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代驾市场未来或将出现较大整合。

在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目前市场玩家聚焦于中国市场,预计从明年开始,实力雄厚的企业将逐渐开拓国际市场。

滴滴快的合并后,加快了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布局,随着其代驾和大巴业务的推出,滴滴快的六大产品完成布局,一个综合性的出行平台已经呈现,平台战略布局已经基本清晰。同时,以滴滴大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携带资本进入公共交通领域或将倒逼现有公共交通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前期市场的培育,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创新与灵活或将在公共交通领域引起新的变革。

广告

商机 · 数据 · 参数 · 产品——汽车采购微信服务号搭起买卖桥梁。

汽车采购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