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 自主品牌更须严以律己

政府采购信息报 葛胜征 2011-06-27 14:10:58

新的公务车配备标准对自主品牌是利好政策,有利于自主品牌扩大在政府采购市场的份额。但这并不表示,自主品牌对公务车市场份额可以唾手可得,自主品牌同样需要努力,因为自主品牌还有比较明显的短板。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汽车消费者评价课题组发布中国汽车消费者评价报告。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车有最高的满意度评分,平均分达到87分;其次是合资车,平均分达到83.93分;自主品牌的满意度评分为77.96分。消费者大都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提高。

客观地说,自主品牌的这一得分已经不低,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不到6分。可见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让人欣慰。

但在政府采购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可不仅是6分的差距。在大多数时候,即使自主品牌最终入围某一汽车采购项目,但在实际的采购中,数量仍远远低于合资品牌。统计以往的公务车采购数据,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都在三成以下,有的地方甚至连一成也不到。

尽管新的政策对自主品牌有利,但并不表示自主品牌可以在政府采购市场一蹴而就,成为市场主角。更何况合资品牌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肯定也会积极研究对策,以保持在政府采购市场的优势地位。

业内人士表示,新政策为自主品牌扩大政府采购市场的份额提供了契机,但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政策的落实情况。

据悉,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江苏等部门和地区的新一期公务车协议供货项目到期后仍未招标,就是因为公务车采购新政策在各部门及各地的实施细则仍在制定中。

在合资品牌汽车厂商看来,即使公务车采购新政策对自主品牌有更多利好,也并不代表自主品牌就能坐享其成。

此次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汽车消费者评价课题组发布中国汽车消费者评价报告就显示,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合资品牌看来,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服务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自主品牌在这些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专家认为,公务车新政策的出台,为自主品牌提供了较好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机会。自主品牌应抓住机遇,努力查缺补漏,严以律己,在品牌、品质、服务等方面缩小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让政府官员改变以前对自主品牌的不好看法,让官员真正认可自主品牌,这样自主品牌才会真正受惠于政策,取得好业绩。否则,即使有利好政策,自主品牌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采购人需求,久而久之,自主品牌就会失去竞争力。毕竟在市场经济下,利好政策不是长久之计,关键是要提升自身水平。

广告

商机 · 数据 · 参数 · 产品——汽车采购微信服务号搭起买卖桥梁。

汽车采购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