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销量排名前十轿车生产企业 (单位:万辆)
2月份各类车型销量表
2月销量 (万辆) | 环比增长 | 同比增长 | 1-2月累计销量 (万辆) | 累计同比 | |
汽车总计 | 126.7 | -33.1% | 4.6% | 315.54 | 9.7% |
乘用车 | 96.72 | -36.7% | 2.6% | 249.64 | 10.5% |
轿车 | 63.36 | -40.8% | 1.7% | 170.41 | 9.7% |
MPV | 2.94 | -37.7% | 16.5% | 7.67 | 19.3% |
SUV | 10.52 | -29.1% | 49.5% | 25.37 | 54.0% |
微客 | 19.9 | -24.3% | -11.3% | 46.19 | -3.1% |
商用车 | 29.98 | -17.8% | 11.6% | 65.9 | 6.8% |
客车 | 1.96 | -47.4% | 4.7% | 5.69 | 13.3% |
货车 | 20.83 | -13.0% | 22.3% | 44.19 | 11.2% |
半挂牵引车 | 2.04 | -6.0% | -25.2% | 4.27 | -29.3% |
客车底盘 | 0.41 | -46.0% | 50.8% | 1.18 | 20.4% |
货车底盘 | 4.74 | -19.3% | -4.6% | 10.57 | 6.7% |
“今年生意不好做,成交量反差太大了。”北京的一位经销商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以上,而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也印证了经销商所言。
2011年3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26.03万辆和126.7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9.89%和33.09%。在资料数据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受优惠政策退出的影响,自主品牌中级车型市场份额下滑明显;二是SUV销量增速快,但纯越野车受冷落。而中级车型和纯越野车在公务车市场却另有一番天地。
政策退出 自主品牌份额下滑
现况:受1.6L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补贴等诸多利好政策的退出的影响,加之北京实施治理拥堵措施,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成为汽车产销快速回落的重要原因,而其中受影响最为严重的,非自主品牌莫属。
据了解,2月份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5.69万辆,环比下降35.04%,同比下降4.3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7.24%。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9.6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1.02%,占有率较上月下降1.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43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主打价格优势,和合资品牌“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这一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随着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到自主品牌的传统领地,“合资自主”车型的大量上市,传统自主品牌车型的市场份额会继续下降。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合资品牌产能的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会下滑,其中轿车的份额下滑将最为明显。
支招:政采加大1.6L车型采购力度。
随着沿用长达16年之久的公务车配备标准即将作出调整,1.6L车型有望大量进入公务车采购领域。《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认为,受政策退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自主品牌在小排量车型领域销售优势已不明显,随着新的配备标准的呼之欲出,加紧抢占公务车采购领域不失为明智之举。
据了解,一直以来1.6L车型在执法车采购领域就备受追捧,公务车尤其是机要通信用车配备标准的下探,更加大了政府对1.6L车型的采购力度,并且随着政策扶持自主品牌力度的加大,自主品牌在1.6L公务车采购领域势必大有可为。
SUV销量增速超50%
现况:随着北京治堵措施的实施,一人一车的配备标准导致个人用户购车也更趋向于SUV车型,而SUV车型宽敞的空间,良好的通过性、一车多用途等特点则是其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在国内轿车销量环比下跌了10%的大环境下,SUV车型销量却继续着其强势地位,保持着去年月销14万辆的整体水平。而从图表可以看出2月份销量环比情况,所有车型销量均为下滑。累计同比情况,微客、半挂牵引车销量为下滑,其余均为增长,而其中SUV的销量增幅最为明显,高达54%。
支招:政采青睐纯正越野车。
近年来,SUV车型不仅在个人消费市场日益火爆,在政府采购领域同样是异军突起。不过,相比目前售量最高的途观、IX35、CRV等城市SUV车型。政府采购还主要涉及越野性能出众的SUV车型,并且许多特种车、改装车都是基于SUV的基础上加以改装,成为满足政府执行特殊用途的专用车辆。尤其是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恶劣的天气和地理环境恐怕也只有越野车能够从容应对。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内蒙古自治区越野车采购量都不小,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可选车型并不多,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对于越野车的投入力度并不大,车型少了,竞争小了,价格自然降不下来。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越野车采购领域发展前景还很广阔,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军队采购系统,每年都需要采购大批量的越野车,而相比合资品牌的高价格,自主品牌越野车的高性价比优势要远高于两者在乘用车市场的水平,可以说,自主品牌越野车在保持价格优势,提升技术、品质的同时,在越野车采购领域前景也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