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越来越密集——车市格局重新调整

政府采购信息报 杨钧 2003-07-14 18:03:00


目前大众集团在中国受到的压力最大,因为它走在最前面,先发优势是在中国推出的轿车车型最多,不足是自己手中的牌已经不多了。

国内轿车价格不同寻常的波动,给轿车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全面的价格下降究竟还会持续多久?从今年上半年新车上市不同寻常的格局上,我们也许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答案。

当前,国内新型轿车的生产局面是史无前例的,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仅仅半年时间,国内轿车企业在推出新车上取得了以前根本不可能取得的成绩:半年新推车数是此前所有车型总数的1/3;2.0L及以上几个排量段的新产品数量,几乎与以前各自市场老车型数量相当;1.3L~1.6L的新车型数,占这个市场老车型数的1/3以上;而1.0L~1.1L的新车型数量更是老车型的一倍。新车当家的格局不可逆转。

与此同时,原有车型的技术升级也呈现加速态势,轿车技术进步与价格调整进入良性互动阶段。

新车上市进入最好时期

2003年上半年,国内轿车企业共推出新车30款(不含年度车型、技术升级车型),除了1.8L和小于1.0L这两个排量段在上半年没有动静之外(各有两款新车有待下半年推出),其余各排量段都有多款新车推出,尤其在以1.0L、1.3L、1.6L、2.0L、2.4L为轴心的5个排量段,半年之内推出的新车数目都分别达到或者超过了5款。这种新车全面覆盖的壮观景象,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半年的新车数量甚至接近轿车市场火爆的去年一年新车型的总和。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国产轿车的价格重心继续下移。一些新车,如广本新一代雅阁系列、奇瑞东方之子、奇瑞QQ、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1.3L等,一上市就大幅突破原来各自所在细分市场的价格底线,试图建立新的价格基准。这些“价格破坏者”的行动,正在拉动国内轿车的价格体系进入全面调整;市场价格体系合理化过程中,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这种良性互动,使“新车上市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这个命题,具有了拉动消费的意义。

新车酣战仍将继续

有人说,在我国目前的轿车开发体制之下,多数企业之间推出新车型的竞赛,实际上就是其“后台老板”之间的车型比拼。据此判断,以今年上半年的新车推出速度,那些“老板”手里的“王牌”车型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出现,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在这样一种竞赛中,目前大众集团在中国受到的压力最大,因为它走在最前面,先发优势是在中国推出的轿车车型最多,不足是自己手中的牌已经不多了。而其他大的跨国汽车集团,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才刚开始出牌,手里有的是令中国消费者心动的王牌。

近20年来,德国大众集团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共推出9个系列的多款轿车,这在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上还无人能及。但是,随着素有“常青树”之称的高尔夫(第四代)系列在长春的下线,大众集团本部就只剩下“夏朗”、“甲壳虫”及奥迪的少数几个王牌车型没有在中国生产了。

相比之下,其他与国内战略伙伴合作的跨国汽车集团,在推出新车的竞赛中却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信誓旦旦要夺得10%市场份额的日本丰田,在中国市场才露头角,它的“武库”里还有一大堆的“杀手锏”,仅皇冠、花冠、佳美等等遍及欧美的车坛明宿,就够竞争对手们心惊的了;位列世界第一、二的通用和福特汽车,其各自的成名车型也很多,这些车型一旦来中国生产,哪一个都会令中国消费者眼馋;标致-雪铁龙集团,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也有多款轿车吸引人们的眼球;以与东风合作为契机,日产-雷诺在中国也扎下了根;加上已经准备生产的宝马、传言要在中国生产的奔驰等等。

所有这些信息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以“洋老板”为背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中国轿车企业,推出新车的大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广告

商机 · 数据 · 参数 · 产品——汽车采购微信服务号搭起买卖桥梁。

汽车采购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