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进口车售后服务的状况及部分消费者的不满,一些国外汽车厂商及其代理商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了一些“实事求是”的看法。
杨锁民
与汽车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有关
VOLVO轿车的某直接代理商王先生认为,消费者反映的某些售后服务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一概而论,其原因较为复杂。
评价一个品牌的售后服务至少有两个标准,一是硬件,二是投诉率。其中硬件主要指进口汽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相应的授权维修服务站的数量及两者的比例。在北美市场,一个品牌在一个地区的销量每增加300~500辆,就增设一个相应的维修站。在西欧,这个比例还要小一些。如果按国外比例标准,几乎所有的进口车品牌目前在中国内地的维修站的数量远远不够。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但与国外厂家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有关,也与我国的汽车服务贸易政策有关。
由于国内的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没有开放,进口车的售后服务究竟由谁负责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划分,目前主要有三种企业提供进口车的售后服务:生产厂家授权的具备4S功能的代理商;生产厂家授权的专业维修企业;没有授权的规模较大的汽修企业。
投入回报的平衡考虑
如果按国外厂家的标准要求,建立一个进口车品牌维修站的投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按照投入成本和目前单车的获利来计算,代理商一年的销量至少应该在2000辆以上。实际上除极个别直接代理商外,绝大部分代理商根本达不到这个数字,代理商当然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慎重考虑售后服务的投入。
进口车销售渠道不规范
按一般的销售渠道,国外厂家原则上要求直接代理商负责销售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如果代理商再授权分销商,必须通过厂家的考察并得到认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的进口车销售渠道不规范,许多所谓进口车经销商实际上是从直接代理商那里“拿货”的经销商。消费者在此购车后,由于售后服务的内容各不相同,车辆维修保养或者出现质量问题时,就会出现纠纷。
同样,由于进口车销售渠道及部分经销商的销售服务不规范,造成产品售出后,厂家和直接代理商很难全面掌握车主及车辆的具体动态信息,无法提供及时的专业服务。
维修成本高的客观原因
某国外汽车企业驻中国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一些进口车维修及配件成本高,主要是因为授权维修点的配件基本上都是原装进口,本身价格就高;同时因车辆的市场保有量少,相应的配件供应批量也少,运输费用当然也高;而部分配件必须从厂家直接进口,不但运输费用高,还要交纳相应的关税。
质量纠纷的原因
一位进口车代理商认为,一般情况下进口车发生质量纠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车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二是产品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进来的,车主与厂家无法建立紧密的服务关系;三是某些产品确实存在所谓的中国版和欧洲版或日本版,即产品质量有别;四是使用过程中消费者驾驶不当或没有按厂家的规定去维修保养。
这位进口车代理商认为,实际上每个进口车品牌都存在上述情况,各自的服务水平也有差别。一些品牌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就重视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除产品质量优秀外,完善的售后服务应是产品受欢迎的主要因素。而某些品牌车的质量纠纷之所以升级和激化,主要是服务态度问题。
另外,消费者消费心理不成熟,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的不完善,也会使问题复杂化。
针对进口车售
后服务存在的众多问题,中国汽车资源网分别咨询采访了相关机构、专家和律师。他们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政策法律的层面全面了解进口车售后服务现状。相关内容请留意下期“汽车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