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新能源车企发展面临新挑战

作者:张忠岳 发布于:2018-11-16 09:37:59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近日,在A股上市不久的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发布了首份财报。财报显示,今年1-9月,北汽蓝谷营收97.87亿元,同比增长6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56.13%。乍一看,北汽新能源上市后交出的首份答卷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北汽新能源面对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补贴退坡之后,在车型升级换代速度、技术储备多元化和商业模式探索等多方面,北汽新能源尚且存在不小的隐忧。
 
  对于尚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会遭遇新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将会为后期的发展埋下比较严重的隐患,以至于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即便是暂时在销量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样不能例外。
 
  明星产品仍然缺失
 
  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北汽新能源雄心勃勃地制定了2025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要实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确保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市场引领、技术引领与模式引领。
 
  一直以来,北汽新能源在产品销量上保持了一定的领先地位,2017年销量达103199辆,同比增长98%,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十万辆的纯电动车企,更是连续五年夺得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第一。
 
  不过,北汽新能源之所以能在2017年实现销量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其能拿补贴的走量车型EC系列。EC系列自从上市以来,每月平均销量达到6000多辆,2017年第四季度销量更是连续破万,全年以7.81万辆的成绩雄踞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第一。、
 
  然而,在补贴退坡以及标准提高后,EC系列已经难以拿到补贴,这也导致了EC系列销量的暴跌,今年6月,北汽新能源EC系列车型销量仅有3辆。虽然2018年前9个月,北汽新能源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81,678辆新车,同比增长61.40%,但其9月的同比增长为35.22%,增速已经有所下滑。不得不说,在没有打造出消费者充分认可的明星车型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的市场引领地位并不稳固。
 
  技术单一或遇瓶颈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一部分企业走纯电动路线,一部分企业坚持有多元化发展路线。当下,整个汽车业界的认识正在日趋一致,技术路线应该多元化,只搞纯电动汽车,后续发展很可能遇到瓶颈。
 
  目前,国内多家车企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均采取了“多措并举”的方式。比如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采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举的策略,对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综合水平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市场上的覆盖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广汽新能源明确了以纯电动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为辅的路线,并且近几年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水平的进步速度很快。但对于北汽新能源这类只在市面上推出纯电动汽车的企业而言,后续发展风险不容小觑。
 
  不得不说,北汽新能源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积累还算比较深厚,其自主掌控了集“三电”技术之大成的e-Motion Drive超级电驱技术,具备“高性能、高集成、高可靠、低成本”四大特点,已形成一体化动力总成(EDS)、高压系统(PDU)、高性能电机(Super motor)和高速减速器等系列化产品。
 
  但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北汽新能源并未有十分明确的规划和大的动作,一旦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力下降,很容易陷入被动。

  商业模式存在风险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风险,还存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上。首先是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的争议。曾几何时,特斯拉、国家电网都曾推动过换电站的建设,但都受制于成本等综合因素限制,最终不得不放弃。
 
  当下,业界大部分的观点都认为,换电模式不可取。然而,以北汽新能源为代表的少数企业仍然选择大规模推动换电站的建设。
 
  根据规划,北汽新能源将在北京建立服务半径 2 公里,以换电为主、带充电模式的充换电站。北京市目前的加油站服务半径平均为 1.8 公里,所以北汽计划打造的充换电站将接近加油站网点的布局程度。在全国,北汽新能源计划到 2022 年,投资 100 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3000 座光储换电站,累计投放换电车辆 50 万台,梯次储能电池利用超过 5GWh。
 
  不过,如何控制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会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加之充电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换电模式能否真正在市场中站得住脚,需要打一个比较大的问号。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