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汽车协会副会长兼秘书董扬: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出路

作者:南方日报 发布于:2014-10-31 14:09: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认为中国品牌乘用车危机深重,而且这不是少数因素所致,也不是一朝一夕而成。但总不能因此而坐以待毙,总要寻找出路。

  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当前的危机,讨论不可谓不热烈,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批评路走错了,一是要求政府关上合资合作的大门,一是指导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如何加强创新,做强品牌。但是,笔者认为,批评过去于事无补,关上开放之门已不可能,至于企业自身加强创新、做强品牌,企业已经在做,而且单靠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自身努力,单单按照市场规律发展,难度很大。中国品牌乘用车虽不一定全军覆没,但后果也一定是惨不忍睹。所以,笔者在此试图从别处想些办法,供当事者参考。

  第一,深度分工合作。其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已形成一定特色和强项,有的家用轿车强,有的SUV强,有的中高档车强,有的电动车强,这些企业能不能深度分工合作,而不是全面铺开,彼此削弱了实力,加剧了竞争。其二,国资委能不能把国有企业中的中国品牌乘用车资产组合起来,扬长避短,防止过度竞争?其三,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还应该联合起来,集中扶持一批中国品牌的零部件企业,因为零部件是整车发展的根基。

  第二,公平市场环境,防止过度竞争。过去讲中国市场小,“散、小、乱”似乎不可避免,但现在情况已大不一样,中国品牌汽车有1100万辆的市场,其中乘用车700多万,轿车也有300多万辆。遗憾的是有20家左右中国品牌在竞争,轿车有上百个品种,SUV也遍地开花。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可不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是限制国有企业过度竞争,鼓励起步晚、实力弱,长期不能盈利的中国品牌乘用车退出。二是适当放开准入,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其他行业国有资本进入汽车生产领域。这一条似乎和前一条矛盾,但也许有效。

  第三,深化国企改革,充分激发国企活力。现在实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包括干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中,国有企业实力远大于民营企业,而市场的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这已足以说明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具体怎么改,有专门的机构在做,笔者就不置喙了。反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对国企的改革不能充分激发其活力,甚至反而使其缩手缩脚,那肯定是不成功的。

  第四,政府集中支持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首先,这是国际上成功的做法。由于汽车是支柱产业,支持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研究,可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其次,支持力度要大。过去我们国家穷,搞科研计划有撒芝麻盐的偏向是难免的,现在不同了,应该对汽在这样的重点产业大力支持。再其次,不要担心外资品牌沾光。由于外资品牌基础好、技术自成体系和知识产权等原因,国家按WTO原则一视同仁地支持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主要得益者肯定是中国品牌。

  第五,大力宣传中国品牌乘用车。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测评,中国品牌乘用车的质量水平与合资品牌乘用车已非常接近,故障率的水平仅相差五年时间。也就是说,现在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平均故障率相当于合资品牌乘用车2009年的平均故障率。同时,众多中国品牌乘用车的C-NCAP测试都达到五星级的水平,这说明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安全水平也已达到或超过合资品牌乘用车的水平。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性价比是人所共知的,但质量与安全水平也与合资品牌乘用车相当却需要大力宣传。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