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2009年公务车市场 踏政策鼓点谱和谐乐章

作者:雷伶俐 发布于:2009-12-31 10:06:2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编者按 2009年被称为中国汽车的元年。我们经历过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给汽车产业带来调整时的阵痛,也享受了消费刚性需求全面爆发后市场再次井喷带来的喜悦。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千万辆,并将历史性地达到1300万辆;这一年,自主品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乘用车已占到总销量的44%以上;这一年,中国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出击海外,成功收购国际知名汽车企业;这一年,通过兼并重组,中国车企做大做强的目标正在实现。
  
  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公务车市场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正发挥着不平凡的作用。自主品牌的崛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不在公务车市场上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政府采购赋予公务车市场的神圣职责,就是承担起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从“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到各地政府扩大自主品牌汽车采购量,公务车市场与国家政策配合相得益彰,有效促进了汽车产业政策的良好实施。
  
  另一方面,逐年增长的公务车市场需求,为2009年的汽车市场带来了稳定的增长,日渐庞大的市场份额对所有的汽车厂商而言,充满巨大的诱惑力。据统计,去年我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已攀升至800亿元,占总采购规模的14%,按照平均每年超过100亿元的增速计算,2009年公务车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千亿元。
  
  2009年的公务车市场,是稳健增长的一年,是与国家政策和谐上演二重奏的一年。
  
  说到2009年的公务车市场,我们不得不提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这项重要的国家调控政策,它是2009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背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成长,中央和地方的调控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振兴政策能收到像中国这样的奇效。去年年底车市延续的悲观情绪在今年1月份国家出台振兴政策后一扫而空,车市开始了连续数月的增长,增长率高达40%,并将历史性地突破年产销1300万辆。
  
  正因为政策的频出,让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热点元素异常丰富,兼并重组、税费改革、汽车下乡等等使2009年的汽车市场热闹非凡。但只有两个元素始终与公务车市场休戚相关,那就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指挥棒下,这两大关键词从头至尾贯穿2009年的公务车市场,并且还将延续。而高端公务车市场今年的群雄并起,更是为2009年的公务车市场添上精彩一笔。
  
  自主品牌依托公务车市场壮大
  
  从大环境看,2009年自主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崛起是一种趋势。1~11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09.2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5%。而公务车市场更是自主品牌壮大的后方阵营。
  
  3月19日,奇瑞汽车在安徽芜湖发布其高端品牌瑞麒,计划年内销量突破5万辆。麒麟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波宣称,公务车市场将是瑞麒的重要目标市场。10月14日,瑞麒首款中高级轿车G5从德国纽博格林赛道测试凯旋,12月23日G5正式上市,旋即得到中宣部认可和支持,采购了100多辆作为公务用车。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自主品牌正在努力摆脱低质低价的旧有形象,公务车市场的认可,是改变国人对自主品牌旧有观念的重要因素,支持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是政府采购的重要职责所在。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依托公务车市场壮大自己。
  
  江淮、长安、长城、华晨等自主品牌在2009年都进行了在公务车市场的产品和战略布局,并在公务车市场和消费市场全面开花,取得良好的销量。
  
  执法车市场中更是出现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身影,为其在消费类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和口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长城汽车市场部部长商玉贵表示长城哈弗在各地公安厅的使用带动了消费市场的大幅度上升。自主品牌正依托公务车市场迅速崛起。
  
  新能源车发展日趋理性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2009年汽车市场的热门话题。1月14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汽车产业规划中指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1月23日,财政部与科技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此后陆续有企业提出要上新能源汽车项目,多家汽车厂商也高调展示自己的新能源概念车。
  
  国内汽车市场开始出现新能源热潮,上海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合资品牌的纹丝不动形成鲜明对比。新能源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宠过,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是各汽车厂商的跟进,一时间,新能源车成为汽车企业2009年的明星产品。
  
  有声音质疑,自主品牌如火如荼地生产新能源车时,为什么合资品牌却毫无动静?实际上,合资品牌与市场消费者一样,它们最关注的是新能源车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实。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除了原本成熟的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奇瑞A5 BSG混合动力和长安杰勋混合动力真正上市销售外,其他所有的新能源车均未能实现量产。大连达沃斯夏季论坛上使用的257辆新能源车,有半数仅仅只是提供服务,因为其核心技术尚未成熟而不能被采购。除此之外新能源车在众多车企盲目追捧之下,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潜在威胁。9月,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提出新能源车需要降温。
  
  新能源车市场尚未成熟,实际的运行和适用范围的推广至关重要。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原来的13个扩大到20个,并选择5个城市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有消息称,2010年一季度,在经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试用半年以上后,比亚迪F3 DM双模电动车将对个人用户销售。理性地降温将确保新能源汽车走得更稳。
  
  高端公务车群雄并起
  
  2009年的公务车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一定是宝马奔驰入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车协议供货名单,这也一度成为整个汽车市场的焦点。
  
  5月,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入围名单中,国产奔驰和宝马赫然上榜,一时间引发无数争议。而实际上高端公务车市场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者,这样才能优中选优、节约资金。2005年皇冠就加入了奥迪所在的高端公务车市场战局,随着宝马、奔驰、沃尔沃2009年的进入,高端公务车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新的格局即将形成。
  
  一直以来,公务车为我国汽车企业创造了很大的商业契机,汽车采购是政府采购目录中占有量最大的商品,汽车在政府采购中所占份额也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目前公务车约占汽车市场份额的10%~15%,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关注政府采购市场、拼抢政府采购市场。
  
  尤其是在高级车市场,进军政府采购市场被各汽车厂商看作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私车市场的法宝。曾几何时某个品牌车型一旦戴上“官车”桂冠,就会像风向标一样,对大众消费意识和采购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示范作用。即使在个人购车占据汽车消费主导地位的今天,“官车”对企业商家乃至私人购车的辐射效应依然存在。最典型的是稳居中国公务车高端市场霸主地位的奥迪。
  
  奥迪进入公务车领域多年,虽然政府采购只占奥迪销量的20%,但对其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及带动其他方面的市场销售效果惊人,原本在欧美市场位居奔驰宝马之下的奥迪在国人眼中终成豪车代表。这也是“奔驰”、“宝马”等品牌国产化后为什么想方设法要进入政府采购名单的原因所在。“奥迪”在公务车市场的成功案例表明,谁抢占了政府公务车市场的制高点,谁才是汽车市场真正的霸主。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汽车频道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