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汽研碰撞试验:自主品牌安全性能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修霄云 发布于:2014-10-20 16:55:2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副总工程师、C-NCAP试验评价部部长刘玉光

A16-2

刘玉光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官方指定用车将以自主品牌为主,红旗H7和L5、北汽绅宝D70、福田商务汽车、上汽荣威950、上汽大通MPV G10等多款车型均在其列。这一现象的出现,被整个汽车业界解读为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整体崛起,在品质、安全性能等方面已获得各方认可。

  很长一段时间,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性被各方诟病,经过此次作为APEC会议官方的指定用车后,中国车的不安全形象一去不复返,这是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肯定,更是对自主品牌安全性的肯定。

  "在过去几年中,自主品牌的安全性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在2006-2008年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所碰撞测试的车型中,多数自主品牌的成绩仅为二星、三星,但现在五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副总工程师、C-NCAP试验评价部部长刘玉光介绍。

  从2006年开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研")就通过C-NCAP对车辆安全性进行试验,8年来共碰撞741辆乘用车,其中测试317辆自主品牌汽车,占全部测试车型数量的42.8%。近日,《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检测所副总工程师、C-NCAP试验评价部部长刘玉光。

  C-NCAP碰撞试验改进

  《政府采购信息报》:中汽研的C-NCAP碰撞试验主要包括哪些项目?新版C-NCAP试验项目与老版相比的不同?为什么进行改进?以后还会进行哪些改进?

  刘玉光:C-NCAP碰撞试验主要包括3项实车碰撞测试及1项台车碰撞测试,涵盖汽车正面、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3类碰撞形态。

  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版C-NCAP管理规则,与旧版相比,其中五星难度提升20%左右,包括正面碰撞测试部位微调,由原来的56km/h提高到与欧盟接轨的64km/h;鞭打试验(追尾碰撞)测评加严;安全配置加分项也进行了调整,强化主动安全比重;增加防火测评要求;调整星级划分,评价总分由51分改为62分。

  做出这些改进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完善强化测评内容和提高高星级汽车车型的区分度。

  今后还会考虑增加侧面柱碰。侧面柱碰对车身受力面特别小,所以对车身损害特别大,对车身侧面的刚度要求比较高;针对SUV车型推出翻滚测试,由于SUV车身较高,稳定性不及轿车,有发生翻滚事故的可能性。同时,还会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碰撞,新能源汽车是今后汽车发展方向之一,C-NCAP会考虑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不同之处,研究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安全评价系统。

  行人保护测试同样会考虑,但目前还没有好的测试标准。从欧洲E-NCAP的碰撞来看,测试并不是太科学,技术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

  测试317辆自主乘用车

  《政府采购信息报》:中汽研一共做过多少次C-NCAP碰撞试验?碰撞过多少辆车?其中合资车型占多少,自主车型占多少?

  刘玉光:自2006年开始到2014年第三季度,中汽研共完成了247款741辆乘用车的安全评价,平均每年约30款车。

  为了公正,研究中心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测试车辆。在碰撞的741辆车中,合资车(含进口车)占57.2%,自主车型占42.8%。

  31款自主车获五星评价

  《政府采购信息报》:C-NCAP碰撞试验中,获得五星的合资车型和自主车型各有多少款?在碰撞的自主车型中,轿车和SUV车型比较,哪个系列的车型安全性更好?

  刘玉光:经过我们统计,自2006年开始至2013年底,共有91款合资车获5星评价,占参评合资车74.8%;有31款自主车获五星评价,占参评自主车32.6%。就是说,到2013年底,共有122款车型获五星评价,其中自主车型占25%,合资占75%。值得一提的是,自主车型占比少与参评的自主车型少于合资车型有一定关系。

  从轿车和SUV车型的安全碰撞表现来看,SUV的安全性表现更好,特别是抗侧面碰撞能力更显优势。

  应加大自主核心技术研发

  《政府采购信息报》:自主品牌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刘玉光:其实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性上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合资车相比,自主品牌的安全性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生产一致性方面还有待改进;二是与安全相关的自主零部件太少,自主品牌的核心零部件主要被国外品牌控制,主机厂没法把握质量。

  对于整车厂来说,希望产品研发要掌握安全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在主动安全领域加大研发力量;另外,采购及生产过程加强质量控制,提升生产水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