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遭遇新障碍 自动变速器成为瓶颈
自动变速器似乎正在成为中国汽车成长过程中的新障碍。
一汽海马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谭继民就对自动变速器耿耿于怀。由于技术原因,自动档的海马3轿车要到明年底才能问世。这让海马至少损失了30%的订单。
同样,目前国内80%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家无法生产自动变速箱汽车。尽管目前华晨、海马等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拥有了自主高性能发动机,但是,这些发动机与进口自动变速器的匹配难题还有待解决,更不要说国产的自动变速器了。
一位跨国汽车企业动力总成采购负责人孙先生告诉记者,中国汽车在短时间内,还不具备开发自动变速器的能力。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有限,生产的齿轮在精度上达不到装配要求;二是自动变速器技术含量高,我们现在还只处于消化、模仿阶段;三是自动变速器的传感器多,与发动机匹配难度大。
“目前,吉利开发的自变器只有3速,而国际通行的都是5速以上。”孙先生表示,从3速到5速,还有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迄今为止,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仍未实现量产,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6年,国内自动挡乘用车产量为161万台,其中,126万台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
大量进口导致了国内企业车型分配上的不均衡。近年来,国产车型中,自动档缺货的现象屡见不鲜。
看到了中国自动变速器的空白,全球三大独立自动变速箱生产商先后落户中国。爱信精机(AisinAW)在天津的工厂在以CKD方式为一汽丰田的皇冠和锐志配套的同时,正在为进一步的国产化做准备;采埃孚(ZF)在向中国市场出口自动变速箱多年以后,在引入五速自动变速箱的基础上,六速自动变速箱的引进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动作稍慢的JATCO,长期以来受制于母公司日产,在历经两年的考察后,最终落户广州。而全球最大的手动变速箱生产商格特拉克在中国的合资项目也已确定。对于国内自动变速器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委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国家科技部将AMT和DCT的研发列入 “十一五”期间的国家“863”计划重点发展项目。其中,吉利汽车、重庆青山工业等公司承担了轿车DCT的研发任务,陕西法士特公司与山西大同齿轮公司承担了商用车AMT的研发任务。
上一篇:汽车协议供货年终盘点专题
下一篇:北京元旦起率先销售国IV清洁燃油
-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机电设备、数控车床更正公告
- 鄢陵县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采购银川市行政中心2016年维修改造项目---屋面防水及地上停车场、直燃机烟道维修改造公开招标更正公告2号
- 衡水市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 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管网、停车场铺装及绿化工程变更公告
-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电动巡逻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市售车用油品及添加剂质量专项抽查政府采购项目第三包:市售油品质量摸底更正公告
- 江西恒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东湖区大院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纯电动封闭式道路清扫车采购项目【项目编号:JXHXZB2016-004-04】第二次竞争性谈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