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自主品牌国内销售份额首超“洋品牌”

作者:汪云青 发布于:2006-04-05 17:45:0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在我们担心国外汽车品牌通过合资打压本土汽车品牌的同时,外国汽车厂家也担心在合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反过来威胁到跨国汽车巨头自身。

  1月份本土品牌份额达28.7%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汽车出口国,必要的条件之一是它必须有一个高度竞争的本土市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效和高品质的汽车厂家,而很显然,现在的中国就具备了这一条件。

  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厂家,包括福特、通用、戴克和大众,当然还有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正在将它们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在中国的合资工厂。这些跨国巨头现在在中国不仅相互之间要竞争,还要面对迅速崛起的本土厂家的竞争,比如吉利、奇瑞、华晨、长城、力帆等等。 

  根据位于上海的一家汽车咨询机构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本土汽车厂家(编者注:应为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8.7%,这是多年来,中国本土品牌市场份额第一次超过美日欧三大国外汽车品牌。1月份在中国市场,日本车的份额是27.8%,欧洲车的份额是19%,美国车份额是14%,韩国车则是10.3%。 

  国外的汽车行业专家指出,汽车巨头们所做的这一切正在加速使中国成为新的汽车出口国。

  中国本土厂家10年后是大威胁

  对跨国汽车公司而言,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中国的合作伙伴会反过来成为竞争对手。比如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共同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在今年2月份就宣布了其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计划。今后,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其他合作伙伴大都也会走上这条道路。 

  现在没有多少汽车公司的高层还会怀疑中国本土厂家将来会在国际市场延续他们在中国国内的成功。克莱斯勒总裁ThomasW.LaSorda说:“我在中国看到各种不同品牌的本土车型,我相信这些品牌在未来10年内肯定会对美国厂家造成威胁。” 

  鉴于成本方面的优势,跨国公司也开始把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出口到其他地区。本田是第一家这样做的跨国公司,本田去年已经开始在广州生产小型轿车,然后出口到欧洲。现在据说戴克也正在考虑效仿,戴克正在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谈判,希望在中国生产道奇牌小型轿车然后在美国销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