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汽车微利时代悄然走来

作者:葛胜征 发布于:2006-02-28 16:23:3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近日,一份“2005年10大暴利排行榜”新鲜出炉,其中既有“药品与医疗”、“房地产”这样的“老牌”高利润行业,也有“网络游戏”、“美容整形”这样的新生贵族。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并没有入选该“暴利排行榜”。

  而在两年多以前,也就是2003年下半年,当时国内外投资者都公认,汽车行业是中国新的“利润金矿”,汽车行业新的投资热潮由那时更加火爆。

  然而,国家统计局一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投资热潮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整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4%,在212亿元左右,利润率则由2003年的9.11%急剧下降到2004年的6.85%和2005年的4%,低于整个制造业4.46%的平均水平。

  相关统计还显示,个别汽车厂家利润率高达近20%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国内的主流汽车厂家去年利润率大都下降到5%以下,有四五家企业更是出现了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产能膨胀 原材料涨价

  前段时间,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再次被国家发改委提出,发改委担心目前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这会对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产能的增加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市场上汽车数量远远超过了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下,价格随着供求发生变化,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利润随之缩水。

  与此同时,近年来生产汽车的相关原材料价格却不跌反升,这对汽车利润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分析,“近年来钢材、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汽车生产企业两头受挤。”

  很多汽车企业感受到了利润下降所带来的压力,河北中兴汽车负责销售的李俊美说,产能增加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事,对利润的影响不能马上显现,而原材料涨价才让企业具体感受到利润下降了。

  价格血拼的恶果

  除了客观的环境因素外,汽车厂家主观的降价行为也导致汽车行业利润的下滑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同档次车型较多的细分市场,“价格战”常常被企业用作抢夺市场制高点的利器,然而,这是把双忍剑,所谓“杀敌1000,自伤800”汽车厂家不得不承受价格血拼的恶果。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也不客气地指出,降价是汽车行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国内主流汽车企业中,对产品没有降价的几乎没有,一次降个万儿八千已经再平常不过,而国产宝马有单车型一次降10万的纪录。

  连年的价格血拼,导致的后果就是,去年利润率超过10%的汽车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的利润率仅在5%左右。而从全国乘用车协会得到的消息则表明,2005年已经有大概四五家乘用车企业出现亏损。

  成本管理和品牌制胜

  “在中国,汽车暴利的时代结束,微利时代正悄悄走来。”有业内人士认为。

  当汽车行业褪去“暴利”外衣,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应该是幸事。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行业都最终退出“暴利”行业。

  汽车暴利的表征便是价格一步又一步的下挫,其结果导致的便是竞争。而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汽车业迎来了日益挑剔的消费者。“从只重价格,到比较品牌、配置、性价比、油耗等,国内的汽车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买厂家降价的账。”业内人士指出。

  企业清醒,消费者冷静,一个逐渐成熟的市场在摸索中正在慢慢形成。“井喷”的繁华散尽之后,企业面临的则是更深层的考验。

  “就汽车生产企业而言,虽然在过去降成本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今后面临的问题仍然是内部成本管理的问题。”贾新光认为。

  除了,成本管理,品牌树立对汽车企业表现出更大的动力支持。华晨汽车大客户经理周晋峰表示,汽车品牌如果得到消费者认可,就会极大地促进销售,利润自然会增加。在卖同质化产品的同时获取服务价值,厂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不管是厂家还是经销商,褪去暴利的外衣对于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都更有利于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充分的竞争才能让企业不断提高,让市场更趋于成熟。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