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欧系车欲二次创业

作者:葛胜征 发布于:2004-08-10 18:05:00 来源:不详




●本报记者 葛胜征 综合报道
欧系车的远见卓识,使他们在中国攫取了高额利润,但也令美系车、日系车、韩系车等国际汽车巨头纷至沓来,加入瓜分利润的行列。风光无限的“老三样”时代渐渐离去,欧系车无奈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于是宝马与华晨联姻落户沈阳,戴-克与北汽控股牵手生产奔驰,欧洲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他们这次创业似乎远比第一次创业艰难,因为,来自各处的“狼”太多了。
豪华车在中国“窝里斗”
一直以来,车市细分市场里,豪华车市场被认为是利润最高的市场之一,尤其奥迪笑傲多年,被公认为中国车市惟一的豪华品牌。不过,这种好日子随着国产宝马的上市,戴-克公司与北汽控股合作生产奔驰而成为过去。中国的豪华车市场成为欧系车上演“窝里斗”的舞台。
5月20日,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沈阳的新工厂正式揭幕,这是宝马进军中国高档车市场的战略性标志。宝马集团及其中方合作伙伴在这一合资企业中各持50%股份,到2005年,该项目总投资将达到4.5亿欧元。
目前,德国高档轿车的三驾马车———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争夺也开始变得异常激烈。奥迪在稳稳当当吃了几年独食后,一下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宝马来了,奔驰也不会晚于明年出车,奥迪的领地保卫战异常艰巨。
不过在高档公务车市场,奥迪凭借其多年的余威,暂时还能保持一定优势。
大众汽车何去何从
大众汽车正在遭遇历史上少有的严峻时刻。2002年,大众汽车全球销量下降2%,2003年,尽管销售额勉强增长了0.3%,但是净利润比2002年降低了15亿欧元。
相比于全球的业务,中国的业务挽救了大众汽车。2003年,大众汽车全球销售500万辆汽车,中国以接近70万辆的销售数字第一次超过德国本土成为这家欧洲最大汽车公司的最大市场。
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却掩盖不住大众在中国所受到的美、日、韩车系的冲击。业务尽管仍在高速增长,但是市场份额却逐年减少。为此,大众汽车董事长毕睿德不得不宣布:未来5年将在中国投资60亿欧元,以使公司在中国每年的产能提高到160万辆。
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业绩表明,其真正唱主角的仍然是两名老将桑塔纳和捷达。但是,在众多的新车中,大众能否凭借两员老将突围成功还是未知数。
标致-雪铁龙的尴尬
相对德国大众公司而言,法国厂商在中国的经营业绩稍逊一筹。标致公司在广州的项目不欢而散;在雪铁龙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的合资项目中,法方只占股比的30%,这让雪铁龙感到尴尬,推出的“富康”两厢车在市场上一直不被看好。投资103亿元人民币的神龙“富康”在经历7年的徘徊之后,于2000年才开始获得盈利。
现在,雪铁龙公司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市场对该公司在亚太地区战略的重要性,并拓展了轿车品牌。目前其轿车品牌已经有富康、爱丽舍、赛纳、毕加索、标致307等车型,构成了覆盖8~20万元家用轿车黄金价格区间的产品序列。
但正当法国PSA对中国市场踌躇满志的时候,却遇见了新的尴尬。几年前标致败走广州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与东风合资的神龙公司的目标也迟迟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自己的合作“情人”却已经是另有新欢了,东风又找到新的合资对象日产。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东风的战略伙伴是日产,而不是PSA。
欧系车在中国活跃的还有意大利的菲亚特,但因为目前其与政府采购关联不大,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另外,雷诺也将进入中国乘用车市场,东风汽车工业投资公司将与雷诺汽车公司在深圳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建立年产30万辆轿车的生产基地。
目前,欧洲各大汽车公司已经基本上在中国做了战略投资,都对自己车型做了系列化的考虑。从市场占有率角度上分析来看,尽管欧洲公司,如德国大众占了中国市场的先机,但是,由于受到美系车、日系车、韩系车的极具竞争力的挑战,这使得早期欧洲车在中国市场抢占的先机丧失殆尽,欧系车正面临极大的冲击,他们不得不做出第二次创业的痛苦选择。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