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优先选用国产车责无旁贷

作者:朱海滔 发布于:2008-06-12 14:27: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日前,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陈燕平透露,政府绿色采购已经全面铺开,目前在京的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等单位,已完全按照清单采购。在公车采购的品牌中已经有中华、奔腾等国产自主研发品牌进入采购清单,而且在实际政府采购中也有一定量的购买。 6月11日《新京报》
  
  据报道,此前在两部委公布第一批清单时,清单中公车采购的品牌中无国产汽车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
  
  政府采购优先选择国外品牌的现象,一方面是有人觉得进口车豪华有气派,坐国产品牌车太没面子,于是,甚至出现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一方面是与多年来舆论宣传不注重支持本国产业,甚至还助长了盲目崇尚外国产品、鄙视本国产品的思想倾向有关,同时也由于国产品牌确实在技术、环保指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公务用车使用国产车,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使用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待本国产品的态度,代表着政府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作为公务用车,连政府都不使用国产车,还能要求谁来使用国产车?政府一方面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一方面又开着进口汽车办公,这让人们怎么去信任自己的民族品牌汽车?民族品牌汽车又怎么能得到发展?作为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你连自己国家的轿车都不愿意使用,我们的国民又如何信赖你?
  
  有人认为,政府采购过多照顾国产品牌,实际上是在保护落后,这种做法是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作怪。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也认为,政府采购必须遵照中外产品一视同仁的原则,否则就违反了公平竞争择优的市场原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政府采购优先选用本国企业的产品,是保护和支持本国工业产品市场地位、支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政策,WTO对此也是认可的。
  
  比如,韩国、日本、印度等具有支持民族产业传统的国家,都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国产品牌。美国有《政府采购法》,规定在政府采购中必须购买相当高比例的本国产品,价格甚至可以高过竞争产品的10%以上。印度官员乘坐国产车是铁的规定,至今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更不敢违犯。德国政府明文规定,不准购买欧盟以外国家生产的车辆。
  
  如果我们的国家不能生产轿车,那么公务用车使用进口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前我国完全有能力生产高质量轿车的前提下,政府部门还在大量购买进口轿车作为公务用车,这样的做法就值得置疑了。我们看到,2006年初,在中央政府公布的2007至2008年中央政府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项目中,奇瑞、吉利、华晨、红旗、哈飞、奔腾等13家民族自主品牌纷纷中标,被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但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机关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不仅没有保护国有品牌,甚至连“中外产品一视同仁”也没有做到。比如前不久互联网上有消息说,安徽省政府采购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必须原装进口”。这样一来,当地政府的公务车全部为进口车,这在无形之中挤压了国产车的市场,更何况,安徽省自己就有发展得比较完善的汽车品牌,比如著名的“奇瑞”。
  
  政府作为国家行为主体,对于消费者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政府采购的规模大,其示范效应和表率作用更对生产、消费模式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政府推行“绿色采购”,就是要通过政府的率先垂范,鼓励企业生产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产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同时,引导消费者去选择绿色产品,实现以环境优化增长的目的。
  
  但是,政府采购如果将国产品牌拒之门外,必然导致许多本国企业的产品由于缺乏应用实践,而得不到用户的认可,其耗费巨大研发成本研制的新产品也得不到应有的市场承认,这是与政府推行“绿色采购”的初衷相背驰的。而且,缺乏本国市场的信任和支持,是几乎所有后进国家的新兴产业,在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门槛。所以,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为了中国民族产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希望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尽量多考虑和使用国产品牌,做好使用国产车的表率。(朱海滔)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