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车型演变 打着时代烙印的记忆符号

作者:葛胜征 雷伶俐 发布于:2009-09-30 11:26:3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公务车60年”专题

  编者按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殊环境,在漫长的60年里,是公务车在伴随着中国汽车的发展。

  我国公务车市场中车型的转变过程,恰恰演绎了我国汽车市场中主流车型的演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红旗,到如今的上汽荣威,从进口品牌、合资品牌长期占据公务车市场,到自主品牌现在的逐渐崛起,公务车市场车型的演变,深刻反映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将我国公务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自主品牌阶段、上世纪80年代的进口车主导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合资品牌盛行阶段以及今天的自主品牌崛起阶段。本版将从公务车车型的变化,梳理公务车市场发展的脉络。

  (1949年~1980年)永远的“红旗”情结

  早期的官车,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民族情结。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在汽车行业也需要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甚至成为当时汽车行业的一项政治任务--必须研发出自己的民族汽车,一代经典名车“红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纯手工打造的第一代红旗以一辆1955型的克莱斯勒为模板,完全是自主生产,经过不断改进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乘坐“红旗”轿车一度成为外国领导人访华的最高礼遇之一。

  没有进行产业化生产的老“红旗”,不久便暴露出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和油耗高的缺点,逐渐被市场淘汰。后来一汽又研发出第二代新“红旗”,虽然不复第一代的风光,但“红旗”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结,依然让国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政治任务催生经典红旗

  上世纪50年代,诞生不久的新中国激情四射,在各方面都想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那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轿车,研发出自己的轿车品牌就成为汽车行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那个饥荒遍野的年代,当时的一汽硬是用锤子“敲”出一个震惊中外的经典品牌--“红旗”。

  第一辆试制的轿车叫“东风”,后来才叫“红旗”。1958年,一汽试制出第一辆小轿车,因当时政治口号是“东风压倒西风”,所以小轿车就叫“东风”。这辆车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相关部门要求一汽集中精力研制“红旗”高级轿车,并要求在1959年9月前试制出一批,向国庆10周年献礼。一汽党委发出号召:“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在全厂掀起了制造“红旗”轿车的高潮。

  当时的生产思路就是技术上仿制外国的经典轿车,但外形要体现中国特色。最终在全国最优秀的高级钣金工的努力下,33天后,“红旗”轿车诞生了。崭新的“红旗”车身颀长,通体黑色,雍容华贵,庄重大方,极富中国的民族特色。

  1959年9月29日,第一批崭新的10辆CA72“红旗”轿车摆放在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前展览。1965年9月12日,新的“红旗”三排座高级豪华型轿车问世。1972年,一汽又专门为毛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特别研制了12辆CA772三排座特种保险车。

  1960年“红旗”参加了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而后又参加了日内瓦展览,受到海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1962年12月31日,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成为第一位乘坐“红旗”车的外国首脑。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要求自己带专车来,周总理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周总理说:“中国有最高级的‘红旗’轿车,可以接待最高级的客人。”1993年,德国总理科尔访华,他特意点名一定要坐一坐中国的“红旗”轿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乘坐“红旗”轿车,成为外国贵宾来华访问的最高外交礼遇之一。“红旗”轿车还先后出口到朝鲜、越南、利比亚等国。

  工艺落后暂退市场

  “红旗”轿车为一汽和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但生产工艺并没有随之提升,基本还是不惜成本、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这就难以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在“红旗”小批量生产以后,质量问题越来越多。

  我国驻外大使反映:有时用“红旗”到机场去接外国领导人,跑到半道 “红旗”却“抛锚”了,误了接人事小,影响了两国关系事就大了。后来慢慢地有些领导就不坐 “红旗”了。

  到了80年代初,当时的国务院主要领导外出时,在“红旗”后面往往还有一辆备用车。有领导质问:“‘红旗’生产这么久了,质量还是上不去,这样的车还生产它干什么?”

  1981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登出了“红旗”轿车停产令,1983年“红旗”的生产暂时停了下来。

  一汽从1958年开始为国家领导研制“红旗”,到1983年共生产了1500多辆,那时候是卖给国家的,国家给钱。平均4万元一辆,因此前后政策性亏损多达6000万元。

  当时一汽都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干了25年之后,红旗轿车干不下去了?最后结论一个是质量问题,一个是油耗高。

  第二代欲借技术再展雄风

  改革开放给“红旗”重新进入市场带来机会,一汽希望通过完善质量重新开始“红旗”的研发和生产,这一想法得到有关领导的支持。

  1983年10月22日,国务院相关领导主持召开了生产“红旗”检阅车和轿车改造汇报会,确定改造和研制第二代“红旗”。改进后的“红旗”整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得到领导夸奖。1984年8月20日,两辆“红旗”检阅车试制成功。

  90年代,一汽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逐步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小红旗”和豪华风格的“大红旗”等1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这些车型大都在进口车型底盘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外形风格也与老“红旗”逐渐不同。

  “小红旗”是继老“红旗”轿车停产后新生产的第一批“红旗”车。但此时的“红旗”以一汽奥迪100为原型,对“红旗”进行了全新的塑造,与原有的风貌有了很大不同。

  1998年10月18日“红旗”98新型轿车投放市场,之后又改名叫“红旗名仕”。1998年11月10日 一汽与福特联合开发出大“红旗”CA7460高级轿车,之后发展为红旗的旗舰系列。2000年,“红旗世纪星”上市。2004年,排量2.4L的世纪星投放市场,主要是动力系统上的改进。2005年,两款高端“红旗”车亮相,一款元首级座驾的顶级概念车HQD,另一款为与丰田合作开发的豪华车HQ3。此时的“红旗”车型与老“红旗”相比有较大变化,除了采用了毛主席手书的“红旗”标志,还采用了美术字“1”的金属标志代表一汽。(葛胜征)


  (1980年~1990年)需求骤增 进口车大行其道

  中国的公务车政策照搬的是苏联的政策,对一定级别的官员实现配备公务车制度。

  老“红旗”由于种种原因暂时停产后,汽车市场基本就没有国产车型可买,尤其是轿车,这时很多单位就开始购买进口车。

  尤其是在80年代,县团级干部配备公务车政策得到落实,公务车需求暴涨,致使进口车数量飞速增加。

  当时主要车型有丰田皇冠、尼桑(现为日产)公爵王、尼桑(现为日产)风度、丰田佳美,这些车型目前还能在二手车市场看到。

  国产车难以满足公务车需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借鉴苏联的经验,逐步完善公务车制度。

  当时,汽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严禁私人购买,配给国家行政15级即县团级以上干部乘坐。但实际上,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县团级直到1984年才真正享受到这个待遇。

  由于种种原因,1983年前后国产老“红旗”已经正式停产,而这时县团级干部配备公务车政策得到落实,全国公务车需求空前增加,国产车不能满足这一巨大的需求,很多政府部门就开始购买进口车型。

  “当时只有北京吉普212车型和老‘红旗’,官员只能从这两款车中选择,由于质量、油耗等原因,国产‘红旗’无法满足政府公务需求,尤其是老‘红旗’停产后,即使有官员想买‘红旗’也已经不能实现,所以那时购买进口车成为一个高峰。

  日系进口车大行其道

  整个80年代,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在汽车市场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车型都销售给政府部门,这段时间也成为我国公务车市场急速增长的阶段。

  主要因为这个时期处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地方预算的作用开始加大,自行采购的进口车大大增加。国家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干部配备公务车管制放松,再加上国产车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大量的外国轿车进入中国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1984年全国进口的轿车、面包车高达20万辆,耗资近20亿美元,超过了前30年的总和。整个“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是第一次公务车采购的大规模发展时期。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财政资金没有发挥使用效益,进口车堆满了各级政府的机关大院,造成资金浪费。

  由于日本车企较早关注中国市场,所生产的车型也比较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丰田皇冠、尼桑(现为日产)公爵王、尼桑(现为日产)风度、丰田佳美一度成为公务车市场最受欢迎的主流车型。

  当时一位出使中国的日本外交官来到中国,看到满大街的日本车感觉很诧异,包括之前的财政资金采购进口车浪费的现象,这都引发了社会较大反响,发展我国轿车产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当时我国汽车企业资金和技术很短缺,90年代初,国家相关领导批示,“轿车可以合资”,中国汽车工业由此迎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葛胜征)


  (1990年~2000年)合资品牌盛行

  合资品牌开始进入公务车市场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 1982年6月,邓小平以一句“轿车可以合资”的批示,为国内合资轿车大批量生产开了绿灯。上海大众、北京吉普、广州标致成为第一批合资的汽车企业。

  自此,世界汽车巨头开始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流汽车品牌,大多数也是在1990年~2002年这个时期进入的。随着产品的逐步增多,我国公务用车有了更多品牌选择。另外,随着合资品牌竞争趋势初露端倪,更先进的造车技术也被引入中国。

  大众先入为主树立公务车形象

  进入80年代的公务车市场,不得不提到奥迪,直到今天奥迪也一直是以官车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前。

  1988年,曾经奠定新中国汽车工业基础的长春一汽得到大众奥迪的授权,开始生产奥迪100型轿车。当时,政府采购了大量的奥迪100车型作为公务用车,现在还能看到许多该型号的车辆仍在服役。奥迪100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96年,同样在这一年,一汽大众开始生产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装备2.4LV6发动机的奥迪200,更贴近了公务车市场的需求。

  实际上,桑塔纳是我国引进的第一个汽车品牌,于1985年实现本土生产。在1994年正式取消“汽车控购”前,由原国家计委和全国各省市区计委统购统分的本土产桑塔纳,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拿下我国60%以上的公务车市场。

  1990年政府开始控制进口车采购之后,奥迪以国产车的名义,几乎垄断了整个高端公务车市场。而在普通的公务车市场上,捷达、桑塔纳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一直到今天,这些车型都还有极高的销量。

  这两个车型不仅先入为主地塑造了“官车”形象,还极大地影响到后来私人的购车选择。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官车”形象一直是这样的:尺寸较大的黑色三厢轿车,内部宽敞,外形方正、大气而内敛,排量因级别不同有所差别。

  合资品牌拼抢中高端份额

  自一汽奥迪和上海大众尝到合资的甜头之后,更多国外大的汽车企业瞄上我国汽车市场,积极与我国汽车企业合资。不少品牌将公务车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的重中之重。

  眼看奥迪在公务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他一些合资品牌虎视眈眈,进而相继进入这个市场。

  除了1996年上海大众生产的第五代帕萨特继续风靡公务车市场,上世纪末广汽本田生产的中高端车型雅阁也成为公务车的幸运儿。这之后,2004年,东风日产引进天籁作为中高端车型进军公务车市场,借着公爵王的良好口碑在公务车市场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05年,一汽丰田将皇冠引进国产,试图借助之前在公务车市场的良好地位重新夺回高端公务车市场份额。2006年广汽丰田凯美瑞上市,目标同样是公务车市场。

  这些中高端车型目前在公务车市场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在2.0L排量以下25万元以内的公务车配备标准之内,皇冠、天籁、雅阁、凯美瑞都成为2.0L级别中采购人的首选。为争夺中高端公务车市场份额,进而在消费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带动销量,各大合资品牌更是加强了售后服务,并以优惠价格触动公务车市场。

  小排量进入公务车市场

  随着合资品牌汽车产品日益增多,公务车市场也有了广泛的选择。而公务车需求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公务车采购的车型不仅仅停留在成为领导座驾的中高端市场。

  基层工作用车开始成为公务车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MPV和越野车作为工作执法用车,目前占到我国的公务车的总采购金额的30%以上,而轿车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小排量工作用车。东风日产骊威作为城管巡逻用车被广州市政府采购;东风标致307作为执法用车被湖北公安厅采购;长城炫丽作为执法用车被河北省公安厅采购。这些车型相较于中高端公务车更强调性价比,公务车的选择趋势正悄然发生变化。(雷伶俐)


  (2000年~2009年)自主品牌崛起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受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我国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尽管从1990年开始我国就强调要采购国产汽车,但实际上适用于公务车的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一直奇缺。

  自主品牌被公务车市场认可,需要真正强大的技术后盾作支撑。直到近两年,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另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公务车市场开始出现自主品牌的身影。尤其是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要得到公务车市场的认可更是需要经历严苛挑剔的眼光。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振兴和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进入公务车市场,并寻得自己的突破口。

  高端车型初体验

  轿车目前仍然占据公务车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巨大的中高端公务车市场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2006年4月,奇瑞东方之子掀起了一场“新公务运动”,试图打开公务车市场大门,一汽奔腾B70和华晨骏捷也一度成为公务车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样是2006年,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上汽荣威750上市, 目标直指中高端公务车市场,加上老的自主品牌红旗和中华,这些车型在当时构成了一股冲击我国中高端公务车市场的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尽管对这些车型的采购量没有显着提高,但是这一批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已经在采购人心目中树立起了自主品牌的形象,成为进一步打开公务车市场大门的先驱。

  今年,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的地位更是进一步提升。在今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38家厂商的多种车型上榜。自主品牌入围数量也急剧上升,华晨、长安、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江淮等企业的产品均榜上有名。据统计,中央国家机关近几年已采购奇瑞、中华、奔腾等自主品牌汽车数量达1000余辆。

  近两年,已经上市的江淮宾悦、长安悦翔和即将上市的奇瑞G5、吉利英伦又将构成一股新的力量,再次冲击中高端公务车市场。

  MPV市场最成熟

  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首先打开缺口的车型,应该是有着多功能作用诉求的MPV。从某种意义上说,MPV多功能车型正是为了公商务市场需求应运而生,这决定了MPV在公务车市场销量甚好的市场前景。从公务车MPV市场份额来看,自主品牌在这一市场中的表现最为出色,车型布局也最为成熟。

  说到MPV公务车市场,不得不提到江淮瑞风。江淮这个有着50年底蕴的汽车老厂,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研发实力,生产出与合资品牌抗衡的MPV车型瑞风,并成功超越别克GL8和广本奥德赛,成为目前我国MPV市场中销量第一的MPV车型。

  这与瑞风在公务车市场取得的成绩有着莫大的关系。瑞风从上市伊始就得到了海关、卫生系统、安全等部门的青睐,并不断受到认可,连续三年获得“年度最佳公务车”称号。公务车为其树立的品牌形象使其在行业用户广为接受,促使其销量一跃成为全国MPV车型第一。

  同时,在MVP公务车市场表现不错的自主品牌,还有东风风行、陆风风尚、长安杰勋、海马h2。与中高端公务车市场不同的是,自主品牌在MPV公务车市场有着相对重要的份额,并且形成了能够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实力,相对于中高端公务车市场而言,自主品牌在MPV市场发展更为稳定和成熟。(雷伶俐)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汽车频道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