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高库存令经销商难熬寒冬

作者:汽车周报 发布于:2014-12-22 10:02:51 来源:汽车周报
  近日,宝马经销商们不堪库存压力重负,把一封请愿信交给了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提出了包括获得人民币60亿元的额外返点、制定目标应同经销商协商等多项要求。宝马方面非常重视,迅速与经销商展开谈判。据媒体报道,宝马已提出和解方案,虽然返点不到60亿,但经销商欣然接受。

  其实,每到年底,汽车企业为了突击销量而造成经销商压库的情况并非新闻,不过今年的经销商看起来比以往压力更大。除了宝马经销商联名上书,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分别于12月1日和8日发布了《一汽丰田江苏地区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及《再次商请一汽丰田调整商务政策,缓解经销商生存困境的函》两篇公告,指出江苏地区一汽丰田52家经销商中,一些4S店库存超限高达10倍,导致经销商亏损严重。

  库存年年有,今年特别高,各种压库的消息都告诉我们,经销商的日子正如当下北方的天气一般寒冷。在12月10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就表示,库存今年增加了约30%,现在库存确实偏高,值得全行业警惕。而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看,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7%,比10月上升了10.7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50%的警戒线,与10月相比,经销商的库存压力继续加大,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当然,高库存也不是一天“练成”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平均库存系数为1.55,同比增长4.6%。从2014年各月库存系数看,6月库存开始明显加大,前10个月库存系数超过警戒线1.5的就有6个月,比去年明显加大,预计11月库存仍不乐观,库存系数将达到2。进口车的库存尤其值得注意,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高级经理王存介绍,11月进口车行业库存继续大幅度攀升,达到4.2个月,创历史新高,已超越2012年行业库存3.9个月的峰值。

  “今年的高库存是市场供求变化的必然结果”,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今年的汽车销量增长曲线与往年有很大不同,往年6、7月份销量增速最低,11月份增速最高,而今年所呈现的是前1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仅为6.14%。此前汽车生产企业对销量增速的预判可能为超过10%,与实际增速间近半的落差,打破了市场的供需平衡。这就造成了产品在汽车厂商积压或者造成经销商压库。

  另外,张志勇认为,汽车行业现行的主机厂与经销商并不对等的产销体制,使得汽车厂商将市场增幅下降风险转嫁到经销商身上,也是造成压库的主要原因。

  为了消化库存,经销商都会采取降价销售的方式,但由于今年市场环境变化,需求减少,经销商卖车的价格也只得一降再降。作为汽车市场的风向标,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发布的汽车市场晴雨风向指数显示,12月价格下降指数为53.8,与11月相比指数增加13个点,说明年底降价预期增强,其中进口车价格下降指数高于国产车,价格下降趋势更强。这一点在王存公布的数据里也得到了印证,11月份进口车总体市场平均优惠6.6万元,优惠幅度为10.1%,本年度首次超过10%。据悉,不少经销商在用低于进价的售价来卖车。根据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一些高端品牌,均出现了“价格倒挂”的情况。 经销商长期处于高库存、不能盈利的状态,有些选择像宝马、丰田经销商们那样联合起来反映问题,让主机厂加以重视,做出调整;有些也许就像北京现代的经销商那样,直接选择退网。据报道,目前上海通现店、强生店、东昌店、恒锐店已停止向厂家提新车以及停止接受厂家相关考核,这对主机厂也是不小的打击,销售网络渠道受损。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工信部、商务部提交了《关于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高企引发大面积亏损的报告》,建议汽车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充分协商,达成合理库存共识(按国际惯例0.8~1.2个月),同时建议对目前厂家和经销商的不平等关系进行干预调整。经销商的弱势地位,是由于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对生产厂商强势地位的限制不够造成的。张志勇告诉记者,《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修订接近完成,新《办法》中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位置虽不能完全对等,却得到了很大改善,汽车厂商将承担更多来自市场的压力。

  董扬表示:“生产商和经销商就是一条绳拴俩蚂蚱,谁也离不了谁,一定要共赢,才有产业的发展”。面对经销商不堪重负的库存压力,汽车厂商应该采取措施帮助经销商度过寒冬。同时,在制定下一年销量计划时,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与GDP增速持平的新常态,不会再出现过高的增速,因此要调整排产控制库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