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发改委:中国不鼓励外商在华造整车

作者:李卓 发布于:2012-01-11 09:24:09 来源:长沙晚报

   

新能源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

    经过2011年的低迷后,国内汽车产业2012年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

    日前,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目录》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调整至允许类,即停止鼓励外商来华投资整车制造业,并增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条目。新《目录》将从本月30日起执行。

    行业整合有利于自主品牌

    遍布中国大小城市的拥堵病使限购成了新年车市的一个热点词,也提醒我们产能是不是有点过剩了?目前国内汽车整车企业有130多家,是世界汽车大国中最多的。前十家国内汽车集团产销量占83%左右,其余企业仅占17%的市场份额。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大而分散的局面始终未能解决。因此,严格控制新增整车企业已然成为一项共识,对外商投资也不例外。

    2011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72.83万辆和1681.56万辆,同比仅增2.00%和2.56%。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为3.3%,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由于前两年国内车市形势好,汽车厂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大产能计划,一些新建项目可望在今明两年投产。随着车市增幅放缓,一些厂家的新增产能可能会放空。从遏制汽车产能过剩出发,国家对整车项目的审批这两年一直在收紧。

    中国汽车行业开放过度,涉及汽车整车的合资企业达到100多家,外资纷纷来华扩张地盘。国内“豪车火小车冷”的趋势逆国际潮流而动,刺激了合资企业甚至进口车的发展,却直接打压了内资乘用车企业。目前,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等大型汽车企业均与外资品牌有合资项目,这些品牌此前利用合资的便利已经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行业整合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此外,新《目录》的推出将推动自主品牌以及合资自主建设。业内人士认为,外商进入中国以来,各大合资企业已经逐渐沦为了外国汽车企业的生产工厂,却并不具备相应的研发技术,市场换技术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汽车销量的下滑,导致国内汽车厂商与经销商利润大幅缩水,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删除,也是考虑将产能留给本土自主品牌。

    将投资引向汽车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但是核心技术匮乏依旧是整车制造的硬伤,新《目录》将投资重点转至汽车核心技术制造,说明我国有意培养一批合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方面的交流,以提升本土技术研发能力。以汽车零部件为例,在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中,汽车零部件价值已占总价值的50%。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至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配套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91%、69%。

    新能源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战略重点的架构正在显现出来,新《目录》鼓励类第十九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详细列出了鼓励外商投资的项目,包括: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上述项目包括升功率70以上的汽油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等一系列中国汽车产业短缺的技术。由此可见,中国并未收紧外商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只是把投资重点从整车制造转向汽车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其中对于新能源车的加速布局也非常明显。(李卓)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