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汽车企业抢占新能源高地

作者:北商 发布于:2008-12-04 09:13:5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伴随着燃油税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的公布,新能源车又开始面临着新一轮的扩张。无论是科技部对推广新能源车信心的加强,还是咨询机构对新能源车前景的乐观预测,让新能源车抢夺市场有了更多的底气。
  
  “明年新能源车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特别是混合动力与电动车的争夺,或许会出现群雄搏杀的局面。”一位业内人士预测。
  
  标准之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在国家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替代能源的主攻方向,厂家在没有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只能多种发展方向并进。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新能源车的标准之争已成为决定未来市场成败的关键。奇瑞汽车一位相关负责人坦言,奇瑞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方面都在开发,但在没有明确的政策标准前,哪一个方向都不敢放松。
  
  尽管如此,多数汽车在近几年的开发计划中,都倾向于率先投放混合动力的产品。“丰田、通用、本田等企业在国内都投放了量产的混合动力产品,这也让混合动力有望成为明年车市新能源车的主流。”汽车分析人士说。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似乎也开始向混合动力倾斜,据媒体报道,国家相关部委欲出台购买柴油、混合动力汽车全免购置税的政策,混合动力汽车将进入首批政策支持领域。
  
  不过,业内人士对电动车的前景并不十分看好。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宋健表示,在未来20年,电池电力车在中国都很难达到商业化的地步。 “通用、丰田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只能行驶25公里,通用的VOLT要2010年才能量产,真正能实现商业化的乐观预期需要20年。”宋健说。
  
  自主之争

  
  国内专家曾预言,国内自主品牌将在新能源车上与跨国巨头齐头并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如今的情况是,自主品牌新能源项目至今还未在轿车上实现量产。而以丰田普锐斯为首的跨国企业在2005年末就已进入中国,虽然销量上还不尽如人意,但从推广上已经深入人心。
  
  宋健认为,新能源车也好,传统汽车也好,只要是车,国内的自主品牌都与跨国品牌存在着差距,只不过新能源车的差距较小而已。要想超越这些障碍,还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行。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与跨国巨头的投入相比,自主品牌将不少精力都放在了开发传统汽车上,新能源车研发的投入则相对较少,这也会让差距逐步拉大。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集团也开始在新能源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上汽集团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其新能源战略。上海汽车近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与控股股东共同投资设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的议案。据了解,新公司将负责上汽动力系统开发、系统匹配集成和电驱变速箱开发及销售等三个方面,总投资达20亿元。而此前,两款上汽自主研发的“上海牌”新能源汽车也曾亮相,并有望于2010年投放市场。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战略无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当2010年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将会在新能源车上展开另一场较量。”宋健说。
  
  价格瓶颈
  
  “燃油税政策应尽快出台,这样对新能源车将起到促进作用。”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燃油税的出台是刺激新能源推广的有利契机,但多数企业认为新能源车借机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不现实。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车的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即使出台燃油税,但新能源车的价格由于太高,仍无法让消费者从中获益,真正的发展还要看价格上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相对于丰田等汽车企业,国内的汽车企业优势就在于价格。“如果混合动力的车型上市,自主品牌的混合动力将会低于20万元,甚至突破15万元。”某自主品牌的负责人介绍。
  
  然而,对于正在转型中的自主品牌企业而言,仓促推出新能源车也意味着风险。“价格高了没人接受,价格低了品质又不被认可,这将有可能重蹈传统汽车发展的覆辙。”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至少到目前为止,只有福田汽车在商用车有所尝试,而在轿车项目上自主品牌还在静待时机。
  
  “关键还要看技术与成本的控制,国内的车企在新能源车上的跃进,有可能丧失传统汽车的优势。”一位分析人士认为。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