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制造业 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6-11-21 14:36:50 来源:中国机电企业网
既要努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又要进行残酷的成本竞争。众多日本厂商在设计方面力求简单,在工厂方面努力进行生产革新,一点一滴地削减成本。其中,“成本削减效果最大”的是零部件与材料的低价采购。再加上原油涨价的影响,今年有很多日本厂商都在为如何低价采购零部件和材料而煞费苦心。
在低价采购零部件与材料方面,如今最能够让人期待的说起来还是在中国的采购。为了顺应企业的这种需求,《日经产品制造》正在连载“中国的低价零部件选购指南”,作者曾在中国长期从事产品制造工作。令人高兴的是该连载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从这个现象也可看出,作为低价零部件与材料的供应地,很多日本厂商的技术人员都对中国寄予了巨大的期待。
而且,有的行业对中国寄予的早已超过期待。比如,在价格急剧下跌的家电、个人电脑及其外设等领域,如何从中国低价采购零部件与材料已经成为日本厂商能否生存下去的条件,这样说恐怕更接近实际情况。
中国的零部件和材料确实便宜。与在日本采购的产品相比,价格便宜3成自然不在话下。哪怕是便宜5成也极为普遍。至于电阻、加热器、连接器等通用零部件,有的甚至不足日本价格的1成。如果一家日本厂商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以后,还不到中国去采购,一定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现实情况是,众多日本厂商已经纷纷开始从中国企业采购了。即便最初会从日系的中国工厂采购零部件和材料,但后来便会逐渐地从价格更低的中国本土厂商进行采购。
但是该专栏的作者却表示,“有很多日本厂商没有搞清楚这样做风险到底有多大”。先是被价格所吸引,然后看到表面非常漂亮的工厂而大加赞叹,最后再听到品质不错的传言后,便开始彻底放心的日本企业大有人在。
确实,整体而言中国的产品制造能力已经相当高。日本一家大型工厂自动化设备企业的员工就证实说:“直到前不久还根本不是我们对手的中国厂商,不知不觉之间对方就已经发展到了能够与本公司低价产品进行竞争的水平。”这里之所以以工厂自动化设备为例,就是因为它是产品可靠性的一个保障。能在产品制造专业客户选择的工厂自动化设备方面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应该说这是一个证明中国产品制造力已经得到提高的最好的例子。
但是,就目前的状况,中国在产品制造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中国企业最大的弱点就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尽管中国有数不清的零部件与材料厂商,但用“良莠不齐”来形容其质量水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日本厂商从中国企业进行采购之初,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是必需的,但仅仅是最初则是不够的。不知道那一天就会发来一批质量有问题的零部件,而对此没有察觉的日本企业则继续使用这些零部件生产,结果在客户处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机电设备、数控车床更正公告
- 鄢陵县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采购银川市行政中心2016年维修改造项目---屋面防水及地上停车场、直燃机烟道维修改造公开招标更正公告2号
- 衡水市水务局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车辆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 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管网、停车场铺装及绿化工程变更公告
-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电动巡逻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市售车用油品及添加剂质量专项抽查政府采购项目第三包:市售油品质量摸底更正公告
- 江西恒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东湖区大院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纯电动封闭式道路清扫车采购项目【项目编号:JXHXZB2016-004-04】第二次竞争性谈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