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如何制作小汽车招标文件

作者:修霄云 发布于:2006-08-24 13:30:3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浏览各省汽车采购的情况,惊讶于汽车采购占据的分量竟如此大。2004和2005年福建省的小汽车采购量分别为2918辆和2476辆。湖南省2004年共采购小汽车3057辆,去年采购了3452辆……

  一个个数字表明小汽车市场的庞大。小汽车在造就一个大市场的同时,也触及了汽车招标的“痛处”。小汽车的招标文件到底应如何制作?评标标准该如何把握?

  严把入门关

  汽车招标文件的制作和其他货物招标文件的制作有雷同之处,特别是在资格性审查这一关,都要求提供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财务状况、投标保证金等等。

  但据了解,汽车招标很容易在投标保证金上面出现问题。汽车招标项目一般都比较大,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也较大,动辄几十万。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投标保证金现已成为“参赛”不可缺少的条件。对此,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

  在一次汽车协议供货公开招标中,在投标现场,某很有实力的汽车厂家没有带投标保证金,此负责人声称:“我们如此大的厂家,还会赖投标保证金吗?因为是合资企业,手续很多,没有及时审批款项,过几天一定补上。”显然,此汽车厂家负责人忘了,此时不是“实力”的比拼,而是大家首先都要一视同仁的按照规定办事,此后才进入“实力”的竞赛。“规定”是为了维护一种公平竞争的秩序存在的,不是谁有“实力”就可以破坏。而作为集采机构也应注意,不要出于“同情心”就破坏某种既定的法规,一则对其他厂家不公平,二则很容易惹来质疑或投诉。

  其次,汽车实行协议供货,就是为了形成规模效益,节约资金。所以,在标书中最好要求“投标人为中国境内的汽车生产制造厂商或其认定的中国境内最高级别专业销售公司”,因为让厂家直接参与,才能赢得最大的折扣以及最好的服务。而作为企业,也要充分重视,不要被自己固有的营销体系所固定。

  采购需求主导采购标准

  一位资深的汽车评标专家表示,并不是自认采用了先进技术就能中标。在投标时,经常会出现车辆用途特殊以及使用对象不同的情形,而企业没有事先调查清楚,以为配置高就能中标,导致惨败而归。

  河北省省直政府采购中心汽车采购相关负责人认为:“采购单位的采购需求直接影响着招标文件中的采购标准。”例如,某地市要采购一批警务用车,比较突出动力性能和坚固耐用,且价格也不宜过高。集采机构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对投标人的要求就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所以,企业最好事先了解采购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增加中标的砝码。

  此外,国家号召节能,节能环保车正在逐步成为政府采购的宠儿。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汽车厂商也要迎合大环境,生产节能环保的汽车。江苏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蔡涌啸表示:“以后在采购汽车时,要把环保要求也写入采购标准,而且还要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评分标准越细化越好

  评分标准是一份招标文件灵魂,它指导着专家评分,并间接影响着谁能中标。因此,评分标准的科学制定至关重要。但据集采机构工作人员反映,目前小汽车评分标准的制定非常让人头痛,一是没有范本,二是把性能不同、价格不一的各式车型放在一个平台比较,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这个“平台标准”很难。

  目前河北省的做法是根据此前财政厅出台的一个货物综合评分法的评分标准,来制定汽车的评标标准。但专家认为,此标准虽能提供一定的方向,却不是万能的,用在具体的汽车招标中,“过于简单”。

  业内专家分析,技术参数在评标标准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应占分值在30%~40%之间,但是具体每个参数分配多少分值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具体分析,但不外乎是首先满足本行业的行业标准,其次是要满足采购人的需求以及使用对象的需求,最后还要考虑使用范围。在此方面,江苏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做得较好,他们对标书中技术参数的要求进行了一定的细化。例如,包括整车性能、安全性能、空间、舒适装备等。
 
  其次,价格分值也是重要部分,一般占30%左右。这应该看谁的折扣率比较高,谁得分就较高。

  再者,样品、售后服务、销售业绩、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等方面也应占有一定的分值。具体多少分值,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但坚守的原则是评分标准越细化越好。

编看编想:
             标准缺失成发展障碍

  标准就好比一把尺子,有了这把尺子才能衡量出产品的长短、优劣。但现在针对汽车的评标标准却没有,汽车招标文件到底该如何制作?这让政府采购人员备感棘手。没有标准,一切都难以界定。

  参与某地汽车招标,浏览其招标文件,发现只写明使用综合评分法,以及大体的得分情况,但具体的评标标准却没有。汽车供应商对于集采机构的做法很不满,认为没有具体的评标标准,企业就等于失去了参考的标准,缺乏信心和把握。

  巨大的公务车市场,让无数汽车厂家竞折腰,几家欢乐几家愁。而标准的缺失也无法让落标的企业心服口服,“和采购中心有关系;买通了专家;有采购人领导关照”等等类似的抱怨充斥在整个招投标现场,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汽车采购很多采用的都是询价或单一来源的方式,导致集采机构很少针对汽车采购提出具体的商务和技术要求。但现在随着汽车协议供货联动的加强,标准的缺失已影响到汽车协议供货所发挥的作用。

  评标标准的缺失也让汽车企业无所适从,不知道采购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只能乱投医。对此,中标了,企业庆幸,反之就满腹牢骚,迁怒于政府采购的“不公平”。而标准的缺失,也让评标专家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因此,汽车采购急需规范的招标文件以及细化的评标标准,有了标准才能规范公车市场。(希文)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