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我国汽车业大力发展整车出口尚为时过早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6-04-25 16:43:3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编者按 近几年,我国整车出口增长很快,2005年更是超过了17万辆,同比增长120%。为了进一步推动汽车出口,政府部门准备培育100个国家级的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许多企业纷纷举起了出口大旗,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干一场。但现在大力发展整车出口为时过早,对行业、企业来说可能弊大于利。这个观点或许还有待商榷,不过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索。 
  
  从行业层面的利弊分析看,整车出口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通过增加外部市场为整车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有助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2)赚取外汇并吸引各种资本流入汽车行业,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开发、升级改造、投资建厂,有助于推动产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在目前,弊端也很明显。有些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没什么长远规划,只要有出口机会,出口的数量再少也不嫌少,出口的国家再多也不嫌多。一个企业好不容易开拓了一个市场,大家立刻跟着一哄而上,由于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没什么过人之处,只能火拼价格,自己人打自己人。许多企业为了抢进度、降成本,完全依靠国外代理商的销售、服务网络进行出口,本来产品质量就不高,问题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扭转,必然会引起国外消费者的不满,最后倒霉的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摩托车行业就是前车之鉴。

  此外,借助于整车出口,一些在国内生存比较艰难的企业能够得以生存。一些规模比较小、技术比较落后的企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机会,这既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优胜劣汰,也不利于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延缓了中国汽车产业整合、做大做强的步伐,影响了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从企业层面的利弊分析,整车出口对于企业而言肯定是有利可图的,不然就不会有企业愿意这么去做了,具体说来,企业从中获得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名声。在许多人眼里,整车出口,尤其是出口到欧美,意味着产品的质量、性能比较过硬,意味着出口企业的实力比较雄厚,因此,就可以借此提升产品和企业的形象。再者,通过出口可以在政府那里获得良好口碑,以便获得支持。第二,短期利益。有些企业,国内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导致产能利用不足,费用得不到有效分摊,后续投入得不到保证,为了缓解这种危机,于是想到了出口,有的甚至就是为了短期捞一把,出口成本尽量压低,从而实现了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第三,长期利益。我国汽车终究会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有所作为,那些有实力、有抱负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加深在政策法规、关税壁垒以及经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认识,积累国际化运作的经验,此外,出口还有助于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扩大规模和影响力,这对于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也是很有好处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出口对企业而言也不例外。时下,国内竞争已到了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兵败如山倒。此时大力发展出口,势必会牵扯企业的许多精力和资源,让企业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如果国内受其拖累,国外即使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意义不大,道理很简单,连自己的家门口都守不住的企业又怎么能守得住国外市场。另外一个弊端就是在自身实力还不够雄厚、内功还不够扎实的情况下,盲目出口的结果往往是出得去但出不好,轻而易举地砸了自己的招牌,以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想挽回声誉,代价是极其昂贵的。

  如果在国内汽车业完成整合之前就全面开花、大力发展整车出口,不但容易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还会延缓国内汽车业的整合,最终必然会被对手一一击溃。日韩整车出口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国内有所整合的情况下才大肆进军国际市场的,从而为出口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和实力保证。

  对此,国家应该提高整车出口门槛,以免一些信誉比较差、规模比较小、质量比较低、技术比较落后的企业在国外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我国汽车业的形象;而对于那些重信誉、有自主能力、有开拓精神、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则应该大力支持,帮助他们早日做大做强,成为世界汽车界的巨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