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汽车加价暗流涌动——有多少车的价格在“反弹琵琶”

作者:葛胜征 发布于:2006-03-08 15:05:5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近日,汽车市场有消息传来:多款车型出现了加价销售现象。据悉,这些加价车大都集中在中高档车型,比如,一汽丰田锐志、广州本田雅阁、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等。纵观这批车型,其价位集中在20~30万元区间,定位以公商务并兼私家用车,排量在2.0~3.0升之间。

  “井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相信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永远无法忘记国内车市的“黄金时代”,那时几乎所有的主流车型还没有开出装配车间,就已经有长长的用户队伍等着提车。于是,加价成为用户提前拿到车的竞争手段而盛行市场。但就在2004年上半年车市“寒流”突袭;就在大家以为,加价可能永远不会再重来的时候,2006年国内车市加价售车浪潮却重新泛起。

  即使是在政府采购,加价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车型极度丰富的今天,加价现象还有生存的土壤吗?

  降价潮中缘何逆市而上

  即使是在国内车市最辉煌的“井喷”时代,降价也是车市的主旋律,因为厂家的规模效益、同车型间的竞争等,整车成本下降和厂家让利消费者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在经过了2004年、2005年两年调整后的现在,还有加价现象出现,的确让人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涨价,在当时其实都算是“回涨”,也就是,从去年降价的幅度上,逐渐回涨直至逼近厂家的全国市场统一价(或市场指导价)。另外,原材料的涨价和汇率变化对汽车成本略有增加,但这都对价格影响不会很大。
 
  还有很多人认为涨价、加价的出现,是因为厂家又一次对市场实施了“饥饿疗法”。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对于厂家来说,实施饥饿疗法,就意味着丧失市场份额,意味着产能的闲置,这种风险是非常大的。

  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王法长同意上面的观点,他认为,汽车厂家只有完全发挥产能潜力,才可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他表示,加价的现象主要还是供求不均衡产生的,而用户又对一些车型情有独钟造成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有个别厂商的“人为因素”故意操纵,但从整体来看还是市场规律在起主要作用。

  事实也是这样,出现加价的这几款车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刚上市新车型,市场热度不减,因而造成了供需不平衡而出现了加价。另外,这些车本身的竞争力也使它们在市场表现出色。

  加价会消失吗

  曾几何时,加价现象在政府采购的某些车型中也不时出现,这当然引起了官员的不满,因为政府采购是要节约开支。政府采购专家表示,加价现象使该车型损失了在政府采购的形象,降低了其被采购的几率。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厂家长期的市场利益。

  甘肃省政府采购中心一位副主任认为,加价是政府采购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当时车型相对匮乏,现在则可以有很多替代车型供重新选择,所以加价现象现在很少再有了。

  那么,在整个汽车市场加价现象会消失吗?

  有人预测,今年车市的产量将比去年有20%左右的上涨。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整个汽车行业产能过剩200万辆,这就意味着今年国内车市仍将处于低价竞争状态,而且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加价现象应该会退出市场了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荣慧康称,2004年标志着我国汽车业“井喷”时代的结束,汽车业已经开始由非常态的“井喷性增长”转向常态的“一般性增长”。包括今年在内的随后几年,我国汽车业将加快产业整合,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并在调整中走向成熟。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汽车市场还在,只要经销商还是商人,汽车加价现象就不会根本消失。因为市场供求关系总有不平衡的时候。

  车市风云变幻,存在即有其理由,只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更加完善,相信加价现象会越来越少。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