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发改委整顿车标强化中国造 国产豪华车首当其冲

作者:熊国志 发布于:2005-10-18 16:44:3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透露,半年前已成文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有望在今年底出台,标识有“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一汽奥迪”等字样的豪华车将现身中国街头。

  目前,国产豪华车多半全英文标识,与进口车的外观标识没有两样,“不写中国字更像进口车”的销售心态,助长了合资企业在生产新车时不标注产地和企业名称的行为,并淡化了中国汽车的制造能力。为了遏制这股风潮,国家发改委加快了《办法》的出台脚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办法》在半年前已成文,核心内容是在中国制造的汽车如在中国销售,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产地或生产企业的名称,否则该车型将被禁止销售。
 
  其实,这种规定在去年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已有所体现,但之后出产的新车仍未据此执行。
“因为没有相关处罚措施,”这位中汽协专家表示,这种行为与跨国公司全球品牌战略有关,合资企业车型不标识产地或企业名,表明外方不愿意强调中国产地,这与产业政策相悖,在产业政策发布1年后仍无效果的情况下,迫使国家发改委出台《办法》这种强制性规定予以规范。 

  他介绍,目前,特别是豪华车,像国产奥迪、宝马等,从外部标识上都看不出中国制造的痕迹,上海通用2002年之后生产的各种车型车身标识上都没有产地,而一汽捷达等老款车型及北京现代、一汽丰田等标识就符合《办法》的要求。 

  此前中国汽车报报道,在销售欲望的驱使下,外方希望中国制造的痕迹越淡越好,中方的形象越弱越好,没有中文标识,就体现不出中方企业的制造能力,也不能体现销售网络被谁掌控。长此以往,跨国公司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权,这一道理显而易见。 

  现在多数企业及行业专家已了解了这个管理办法,一位大型汽车企业政策研究人士昨日表示,发改委更想通过这种方式突出“中国制造”的概念,并遏制厂商“不标中国字更像进口车”的不健康心理,表明国产车与进口车在质量及制造工艺上并无二致。
 
  据悉,为了不再让投机分子钻空子,《办法》对中文标识的高度、材料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还强调,汽车企业的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应能永久保持,不允许用油漆喷涂或不干胶粘贴等方式制造。 

  “宝马制造”将向中国政策妥协 

     作为国产豪华车制造企业的代表,华晨宝马并未在车身显著位置标示沈阳产地或华晨公司的企业名,但华晨宝马方面昨日表示,已关注到《办法》的规定,今后具体将标注什么标识仍在研究中。宝马中国则表示,希望宝马车型在全球范围都是一样的。 

     华晨宝马公关部马静华介绍,华晨宝马已意识到了未标识中文产地的问题,也愿意严格按国家规定来做。同时她强调称,华晨宝马也有能力在车身上标注产地,但具体是以“华晨宝马”还是别的形式标注目前仍在研究中。 

     宝马中国首席代表孔安德昨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宝马在美国和德国都没有标明产地,就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品牌标识的的统一性。现在随着宝马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宝马不再强调产地,而更想强调的是“宝马制造”,这样品牌与标识必须紧密联系,全球相同。但其同时表示,中国政府如出台管理办法,宝马将会按中国法律办。
 
     此外,上海通用的各系列产品目前也存在未标识中文产地的问题,该公司昨日表示,已经开始召集人员设计标识。上海通用公关部表示,他们也已注意到了《办法》的规定,并已在新车型上着手考虑调整,但对于已出售的车型不可能“召回”作改动,仍会维持现状,现在他们正在研究如何让新的标识在车身上既美观又明显。 

     《办法》对汽车销售影响不大。业界认为,《办法》出台后对汽车销售影响不会很大。 

     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办法》一旦出台,只是提高了汽车销售的门槛,使国产车更符合“中国制造”的含义,比如国产奥迪的价格可能相对于现在会有所下降。而以前销售的车型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它们体现不出“中国制造”的痕迹。 

     但他预计,让豪华车打上中文标识不太现实,跨国汽车企业大多不会愿意这样做。 

     事实上,一旦打上中文产地的标识,中国产豪华车在外观上就会与国际上的同型号产生了明显区别,这与跨国汽车企业集团希望的“产品全球统一”的思路是相悖的。 

     国内一家汽车企业政策研究人士透露,在讨论《办法》时,也有企业提出过这种问题,特别是高档车商不愿看到这种状况的发生,甚至一些国内合资企业的中方也担心贴上中文标识会影响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但部分上海经销商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即使贴上中文标识,其品牌标识也没有改变,中国消费者仍知道是国产车,如果他们不喜欢中文标识,可在经销商处经过改装将标识去掉。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