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车市不需要“复苏”

作者:李庆文 发布于:2005-01-21 11:23:5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2004年下半年以来,围绕着汽车市场的冷与热、好与坏、高与低的言论甚多,媒体连篇累牍地传播着汽车市场变冷的消息,有的甚至用上了“崩盘”的字眼,把汽车市场描绘得冷风飕飕,明媚阳光变成了冰天雪地。时至今日,一些媒体和市场研究机构还在使用这样的提法,还在研究如何实现汽车市场复苏的问题,继续用自己主观编造出的故事和伪科学,误导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干扰着汽车企业决策者的思路。

  汽车市场冷与热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5%以上,还算是“冷”吗?恐怕世界上任何一位经济大师都不会这样认为,任何一家跨国汽车企业都不会赞成这种说法,任何负责任的研究机构都不会这样为企业当参谋,任何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媒体也都不会为这种论调推波助澜。可是,在前一段时间里,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喊“冷”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俨然专业地预言市场何时才能复苏,把极其正常的市场波动扭曲为山崩海啸,以短时间的“井喷式”增长为标准来衡量、判断市场的冷与热,表现出一种天真和浪漫,沉浸在一种对过热市场状态的依恋中。

  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汽车市场更好的吗?2004年,美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为1.4%,法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为0.2%,日本为0.4%,而韩国为-17%,与中国汽车市场15%以上的增长率相比,谁高谁低,谁冷谁热,不言自明。当然,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还不能和美国、日本相比,但是,从当年的增长量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名列前茅的。这样好的汽车市场不但吸引了全世界汽车业的目光,还引来跨国汽车企业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投资。笔者实在无法想像,那些谈论中国汽车市场有待复苏的人,又如何解释这些明摆着的事实呢?

  难道汽车市场只有恢复到“井喷式”增长,才算是复苏吗?才算是不冷吗?那种超高速增长是一种特例,经济因素固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非经济因素的超常发挥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比如:过去,我们曾经人为地抑制汽车消费;突如其来的“非典”对汽车消费产生的推动出人意料;加入WTO后,国产汽车的大幅度降价对汽车消费产生了短暂的强刺激。这些特殊因素,对“井喷式”增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判断近几年汽车市场的状况,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汽车市场不是冷而是热。如果连续出现“井喷式”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会酿成大错,产业要素的供应会形成严重短缺;产业基础建设会跑粗;浮躁情绪不但会更加严重,而且可能变成骄横;为汽车产业服务的社会系统会更为混乱,不但不能适应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可能窒息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是整个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成长的空间,必然受制于、适应于宏观经济。当然,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牵动作用,但是这种牵动作用是有条件的,是不能超越整体经济状态的。在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汽车市场不可能成为“世外桃园”,有所波动是必然的,何况中国汽车市场还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还期望汽车市场向哪儿“复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