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难解近渴 混合动力再显活力
作者: 发布于:2015-08-11 08:59:24 来源:新华网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公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据。2015年增长势头迅猛,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6223辆和72711辆,同比增长2.5倍和2.4倍。
乍看之下,数据确实比较喜人。然而,如果与1209.50万辆和1185.03万辆的总体产销相比,微乎其微。
新能源汽车推广仍不理想
新能源车在销量层面逆袭而上,业内人士更多将其视为“基数低”的缘故。尽管国家出台多项包括巨资扶持等利好政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推广仍然是有些“不争气”。
据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88个城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86万辆,而按计划,2013年至2015年,这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88个城市应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一年半的时间内,推广进度仅为原计划的十分之一。在88个城市(群)中,目前仍有近30个城市未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其新能源车型推广数量亦寥寥无几。
此外,续航问题带来的里程焦虑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在比较大地影响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有的车企为了骗补贴,找一些供应商七拼八凑攒出个新能源汽车,不仅对整个产业不是利好,对公共安全也存在威胁。
在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有关国家补贴将比去年进一步退坡。2014年和2015年的补贴相比2013年将分别降低5%和10%。从2016年到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贴标准将持续退坡。其中,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 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目前我国多个地区的地方性补贴金额采取与国家补贴按不同比例换算后的数额进行发放,也将随着国家补贴的减少而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补贴的下调,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混合动力的使命
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否大幅减少机动车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短期难以见效。综合看,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纯电动车均因核心技术不过关、续航能力短、价格过高、充电困难、安全隐患等问题而大大限制其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未来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仍举步维艰。
混合动力成熟、可靠、安全,并不改变消费者驾驶习惯,而且目前售价已越发逼近传统燃油车,易于大规模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曾在接受采访时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4500辆左右,而其中上牌量仅为2500辆。特斯拉CEO马克斯自己也承认,以中国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表现难及预期。
“实际上这说明,整个纯电动车的前景都不被市场看好。中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治理雾霾的重任,纯电动车暂时还无法担负,只能靠发展混合动力了。”钟发平说。
丰田国产“双擎”
在混合动力车型当中,最被大众熟知的便是丰田的“双擎”。与同级别汽油发动机的汽车相比,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在提升动力性能30%的同时,能够降低40%的油耗。
同时,由于其在电池、电机、电能控制等方面拥有与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共通的核心基础技术,因此油电混合双擎动力被丰田定位为“全方位”节能、新能源战略中的“核心技术”。如今,丰田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以每月平均10万辆的实绩稳步提升,产品线已经扩充到约30款,截至2015年5月底,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784万辆,逐步迈向800万销量。
丰田对于混合动力的前景,向来拥有充足的自信。董长征简述为三个原因:首先,环境问题越发受到外界关注;其次,中国对于石油进口的依赖已超过60%。“2020年国家要求达到5.0的油耗标准,没有混合动力技术,任何一家都达不到”;最后,丰田有能力和条件使混合动力价格变得“触手可及”。
不过,居高难下的售价让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望而却步。如今,混合动力车型价格高的难题,丰田汽车也找到了解决办法。丰田中国总经理小川哲男曾坦言,眼下混合动力技术很难获得来自中国政府的支持。纯电动汽车时代又相对遥远。为了让更多中国买家选购混合动力车型,丰田正加紧混合动力相关组件国产化开发进程,包括电池、逆变器和变速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都在中国生产。目的在于通过本土化降低成本,从根源上缩小混合动力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在本届上海车展中,丰田将混合动力车型布局到中小型车,推出国产卡罗拉混动版及雷凌混动版。这将成为丰田中国最便宜的混动车型。据悉,这两款车型将在今年秋天上市。毋庸置疑,混合动力市场也将刮起一股旋风。
虽然从整体来看,混合动力技术日本最为成熟,但国内车企经过多年研发、试验也已初步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据悉,长安、吉利、一汽、上汽、广汽、东风等车企已先行启动混合动力技术研发,我国规模推广混合动力已具备产业化基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更有机会发挥出混动车型的节油性能,或许混合动力车型的补贴该再高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