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汽车网_汽车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公车怎么卖才“公”

作者: 发布于:2015-06-26 15:47:46 来源: CCTV2
  前不久,河南中牟县公开拍卖了43辆的超编的公车,总共卖出了39.11万元,平均每辆车卖了9000多块钱。消息一经公开,立即引发了众多的质疑。从这些车的评估价和实际的拍卖价上来看,有人质疑这是汽车卖出了废铁的价。究竟这些淘汰的公车是卖贵了?还是卖贱了?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邀评论员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超编公车卖出废铁价引发热议,拍卖师信息被删使新质疑再起,低价拍卖背后存在哪些玄机?公车低价转手会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3辆公车拍出39.11万元,平均每辆9千元,一时间,河南省中牟县拍卖公车引发公众质疑,有网友戏称公车卖出废铁价。
 
  7月13号,有媒体发布一则消息,近日,河南中牟县公开卖了43辆超编公车,实现国资增值53.2%,面对质疑,中牟县公车县委领导小组公布了43辆车的详细信息,其中,昌河、长安等面包车26辆,桑塔纳等轿车15辆,尼桑皮卡等小货车2辆。
 
  张科长(河南中牟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车况也很差,甚至有的今年都到报废年限了,拍卖会现场是全程录像,视频都将在网上全程公开。
 
  中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超编车不是超标车,43辆超出编制的公车,和网友理解的豪华超标车不是一个概念。去年至今,中牟县没有购买一辆新车,新调整的县领导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是有些新网友发现,参与这次拍卖的评估公司,河南中达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负责人钟某,同时也是负责拍卖的河南拍卖行有限公司的拍卖师,左手评估,右手拍卖,是否会直接影响估值独立性。
 
  许志勇(河南拍卖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垒他是一个国家注册拍卖师,同时也是国家注册评估师,这两个公司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在评估结束之后,我们进入拍卖程序,钟垒同志在评估期间,就没有参与评估这个过程,拍卖期间当时我们就是为了避嫌,就没让钟垒参与拍卖活动,更别说让他上来主持了。
 
  《人民日报》报道,中牟县国资委也承认钟某却有其人,在两家公司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此人没有参与评估与拍卖,目前,河南拍卖行有限公司网站已删除钟某的介绍信息。
 
  刘戈:公车拍卖的表扬稿最后变成了批斗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感觉是一个表扬稿最后变成了一个批斗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传播事件,开始是当地的《郑州日报》进行了一个四五百字的报道,这三四百字主要的要素都具备了,但缺这些车到底是什么车,问题的结症就在这。因为前不久,陕西榆林也进行了一次公车拍卖,那个车叫做超标车,也就是说,本来比如说县处级是不能享用的这种车型进行了拍卖,20多辆车拍卖了500多万元,一辆车将近30万元,那么现在也是一字之差,那个是超标,这个叫超编。当时它的新闻通稿就是冲着这一点来着重说明表扬的。
 
  在中牟县的公车拍卖中,为什么最后可以增值这么多?也没告诉大家是什么车?而且在推进过程当中,大家因为这些产生了疑惑,或者是觉得这里面可能会有猫腻,再进一步研究时,有网友发现一些巧合,卖40多辆车就来了40多个人,是不是你们一人一辆车就把这车内部就卖走了?这是一个怀疑。另外,还有细心的人发现,评估师和拍卖师是一个共同的法人,而且有人指出这一条以后,紧接着这个人的信息又被删掉了,大家的疑惑就越来越深了。
 
  彭真怀:公车改革本身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些车实际上就是公车,因为公车改革本身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公车的购置和使用者都是一些所谓的官员,一旦进入改革的领域,这个过程很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事件本身具有很大的新闻传播性,这是第一。第二,中牟县是个农业大县,这个县所卖出的超编车,实际上是公务用车当中被淘汰的一部分,但是在整个传播过程当中,这件事情一直没有被说清楚,它不是超标车,超标车是一个最高价,而超编车实际上是最低价,公众一旦质疑的时候,是很容易引起新闻的传播。
 
  沈建刚:个别车辆存在价格偏低的现象
 
  (北京交通台二手车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首先对于大家关心的价格问题,我们排除车况因素,结合北京地区同等车型的价格进行分析,2002年之前的老旧车辆,我认为价格还是比较符合实际价值的,2002年之后的个别车辆,存在价格偏低的现象。比如2006年的长安和五菱小面,它应该还有2000元左右的增值空间,当然价格还是要紧密结合车况才真实客观。
 
  彭真怀:购车人的信息是整个程序上缺乏透明的一个部分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还是透明的问题,中牟县除了刚才程序上的问题以外,关于这个车的车况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调阅了有关的资料后发现,这个车其中有26辆是昌河、松花江等等的这些面包车,还有15辆是桑塔纳轿车,还有两辆是尼桑,就是皮卡小货车。这些车当中的不少车是马上要到年限的,这种车在大城市早已经超标了,只能在中小城市去卖。这件事情很多的公众,特别是一些网友看到公车被拍卖如此低廉的价格,所以他想到的是什么人买了?而这块恰恰是在整个程序上缺乏透明的一个部分。
 
  在这件事情上,中牟县的透明问题在公众不断地拷问下,不断地追问下,他不断地说车况不好,不断地推出了部分购买车人的信息,但是这样有点越描越黑了。同时我们反思在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上,这个事件之所以以引起围观和关注,实际上当时是作为一个时期的表扬稿,他是认为这些国有资产都即将进入报废期了,但我们还能使它增值,表扬中牟县的国资委。报道特别强调,增值的比例很高,53.2%。但是这个中间的过程都没有说,43辆车,每辆车不到9千块钱,这是增值吗?所以公众的质疑由此产生了。
 
  刘戈:拍卖行的公开不等于政府的公开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种车在大城市早已经超标了,只能在中小城市去卖。其实如果它在之前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进行了公开,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一个效果。现在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拍卖行把所有的它拍卖应该进行的一个程序都进行公开,登了报纸,而且跟经常来应拍的这些人都发了短信。这个过程是公开了,但是拍卖行的公开不等于政府的公开,你只是认为拍卖行已经做了这个事情了,我就省略了,你看当时省了一点事情,到现在非常费事了,你要把它圆过来,这个事情就变的比当初要复杂的多。所以我觉得对政府有关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的严肃性上,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有人说拍卖变味会坏掉公车改革整锅粥,超编公车如何转卖才能公平合理?公车改革怎样才能摆脱质疑怪圈?
 
  近来公车拍卖的新闻报道格外引人关注。
 
  拍卖师:一号标的原车牌是浙C9A019,35200(元),59000第一次,左手边的,六万,有了,717出价了,出价六万元。
 
  6月24号,在温州瓯海区的拍卖现场,坐满了竞拍市民,温州市首批215辆公车在这里面向公众拍卖。
 
  温州市民:车子比较新,价位比较低,主要是这个原因。
 
  这次拍卖的公车以本田、大众、丰田等品牌车居多,车型有轿车、面包车、皮卡车、越野车、商务车等,大部分是小型轿车。
 
  公车改革的每一步牵动人心,有关公车的新闻一直是热点,前不久,审计署2011年度审计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0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宣教中心,由下属北京仁宣信息有限公司以0.2万元从下属中国人口音像出版社购买账面价值34.89万元的两辆轿车。
 
  民政部所属爱之桥服务社2010年11月处置账面原值77.18万元的小型普通客车1辆,未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和报财政部备案,2011年收到处置收入2.2万元。
 
  国务院9号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务用车问题,条例做出了详实的规定,政府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建立健全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制度。
 
  彭真怀:中牟县应该公开购车人的信息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比如中牟县这次拍卖过程当中,实际上政府操作的这个层面上,做的应该是比较好的,它由县计委牵头,由县国资委承办,承办以后而且也交给了河南省的一个评估公司,最后拍卖公司按照市场规则来拍卖,这个程序本身首先要注意程序上的合法、合乎程序,其实要注意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开、公正和透明,公平。
 
  这是非常重要的呈现,否则即使说了真话,也会让人家感觉到你在说假话。中牟县恰恰为了这种政府应该承担的信息公开方面,它没有做好,没有做好在什么地方?第一,是什么车拍卖,车况如何,使用年限如何。另外超编车是个什么概念?这件事情在公车改革大环境下,在公众对公车改革特别敏感的前提下,明确超编车是什么概念。是各个部门被淘汰的废弃的即将报废的车?这是大家最质疑的一部分。在另外一程序上,最后的购车人,这一点没有说。政府公务车的拍卖没有必要因为为了隐私权,这些购车人恰恰是公众所质疑的地方,卖给谁了?一辆车卖了九千块钱,卖给谁了?就像不久前,审计署公布的有些部委几十万块钱的车,最后卖了一千多块钱,两千多块钱,所以这种情况在中牟县会不会存在?当然其实是不存在的。
 
  刘戈:不要让公车改革蒙上阴影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当地政府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显然没有把现在大家对于公车改革的关注性也当成一个参数考虑进去。这一段时间,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温州的公车也进行了拍卖,现在这已经变成了高关注度的事件,那么政府原来做的那些工作要做好。现在大家质疑的时候,包括刚那些购买者的名单也都提供出来了,主要是一些二手车的经销商买走的,因为他们这里面会有一些利差,他们去挣这个钱。
 
  要是在没有人质疑的时候,你提前把拍卖情况做一个基本总结,可能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个新闻稿就更专业。其实今后这可能也变成了共性的问题,因为现在各个地方都在进行公车改革的尝试,那么可能有更多地方的车都需要走拍卖程序,各地在进行同样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小心。本来你是做了一个推进改革的事情,最后不要因为程序上的一些小的漏洞,最后让这件本来是值得鼓励的事情蒙上了阴影。其实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法国、日本现在利用网络手段,政府可以在网站上委托别人建立专门的拍卖频道,那么所有的政府的这样一些国有资产的处置,旧车的拍卖,哪怕或者是超标车的拍卖,最后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一个清晰的查询,有了这样的一个工具,其实就省略了很多需要事后去弥补的程序。
 
  毛寿龙:公车改革不能变成内部处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卖车程序从理念上来讲,要确定它完全是个商业化的程序,而不是一个内部处理,或者说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内部人操作这种方式,还是要确定公平,能够在各个方面有个严格的规矩,不是说要把这个车卖出去就可以,或把车处理掉就可以了,而是说程序的正当性,可能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第二,这些规则的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它的规则出台的程序上,最好也是有公民参与,或者说有比较好的民主程序,或者说有科学决策的程序,这样的话,规则本身的制定就可以让大家比较可信。第三,还是要吸取各国的经验,在卖车这个问题上,把这个规则做得更好。
 
  刘戈:管理部门要吸取中牟县此次公车拍卖的教训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此次事件中有两条教训,一个是程序要清晰,现在我们看到,如果过程中稍微有含糊,大家就会质疑,大家为什么会质疑?因为现在公众的舆论环境不太一样了,现在大家的沟通方式也多样了,媒体的传播环境也发生了一个变化。第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有对舆情的分析和掌控,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意识,可能大家最想关心的事情,你回避掉了,大家就认为你是有意为之。这两个教训,尤其是基层的一些管理部门需要汲取。
 
  彭真怀:公众知情权和政府公信力是关键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从现在各级地方政府处理公车改革的思路上来看,无非是两条,一条是拍卖,对于超编的车,超标的车,要注意我们的公车一种是超编的车,一种是超标的车,这两种是不同的概念,一种是进行拍卖,另外一种就是进行补贴。那么补贴也好,拍卖也好,实际关键有两个权要注意,两个问题比较重要,第一就是公众知情权,你拍卖给谁了?你补贴给谁了?怎么补贴了?这些要让公众有知情权,否则就会引起公众的质疑,因为公车牵扯到千家万户,也是千夫所指万夫所恨的一件事情,因为它是一种浪费行为;另外就是政府公信力的问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